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青岛市南 > 正文

市南区人才交流中心倾情服务高校毕业生纪实

1
青岛新闻网 2010-11-16 09:40:06 青岛财经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有多少个家庭,就有多少个关于儿女成长与成才的希望与梦想。尤其是当一个个家庭走出一个个高校毕业生时,就是承载着无数的希望与梦想。

    市南区作为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中心区,为实现全市 “商务商贸设施依托点、服务经济增长极”的目标思路,迫切需要为市南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吸纳、引进更多更好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与此同时,他们还面对着庞大

的高校毕业生服务对象群,面对着不断涌起高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潮,面对着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殷切期待和历史重任……

    对此,市南区人才交流中心通过规范见习基地管理、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大力实施青岛市高校毕业生的重点关怀服务,使得该区毕业生就业创业既能适应市南区经济发展需求,紧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同时为无数个家庭和毕业生放飞了希望与梦想。

    ◆见习岗位:

    大学生就业的“磨刀石”

    “毕业就是失业”,这是80后大学毕业生流行的一句话。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的肖蒙告诉记者,刚毕业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自己萌生了继续深造培训的道路,经过在市南软件园一家公司三个月的培训,肖蒙被推荐到飓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肖蒙高兴地说:“在见习期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方面学到了很多,公司在工作、生活中给予我很多帮助。 ”肖蒙还参与到公司的项目策划活动中,工作业绩受到了公司的肯定。

    在市南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飓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该公司针对进基地的14名大学生实行“一对一”培训,由公司部门组长带领毕业生见习,手把手地指导并调整大学生的业务能力和就业心态。同时,根据毕业生对业务的熟练程度,公司将毕业生实习岗位分为A、B、C、D几类,随时对毕业生岗位进行调整或提升,目前大部分毕业生已经适应了岗位,肖蒙由于见习表现突出被公司留用。

    今年,市南人才按照“大见习、大培训、大就业”的思路,完善就业见习工作。工作人员走访调研了23家企业,选择12家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上、毕业生需求大、就业率高的企业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其中有中国移动青岛分公司、中国电信青岛分公司、青岛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国内知名动漫企业青岛四维空间公司等企业,共提供613个见习岗位。

    “高校毕业生到单位参加见习,可以帮助用人单位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把最合适的人配置到最适合的岗位上,大大降低了用人风险和用人成本。同时毕业生通过见习也可以积累就业经验,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 ”青岛佳业物流公司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为进见习基地大学生提供见习工资待遇为1000元,今年进见习基地的五名大学生已有四人有望留用。为了实现大学生就业与见习岗位的有效对接,市南人才在市南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了就业见习基地岗位对接专场招聘会,青岛市政工程集团、四维空间等2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就业率高的企业提供近千个岗位。

    建立见习基地并非一劳永逸,市南人才协助基地建立见习导师制度,各见习基地派专人对见习生进行指导,实行“一对一辅导”,促使见习生尽快进入角色,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在见习培训期间或见习期满,见习单位有招用意向,经双方协商一致,可随时为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由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正式就业手续,工龄自批准进入基地之日起计算。为保障大学生见习待遇,市南区见习基地与高校毕业生签订了相关协议,明确期限与岗位,津贴补助标准,双方权利、义务等。在市南区参加基地见习的毕业生在见习期内都享有青岛市最低工资补贴(920元),根据工作性质、工种的不同,由见习单位为见习毕业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各项补贴累计每人每月可达千元左右。

    目前市南区共有见习基地34家,提供岗位1497个,今年已有1278名毕业生进基地见习,见习毕业生留用率达到98%,真正发挥了通过见习基地实现就业的推动作用。 “我们正在进一步完善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加强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和调整,做好见习岗位和毕业生对接工作,使见习基地真正为大学生就业铺路搭桥。 ”市南区人才交流中心主任许洁先表示。

    ◆孵化基地:

    为创业激情提供舞台

    “公司正处于发展的新阶段,入驻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市南)实训和创业孵化基地后,将为公司发展进入新的里程碑。 ”青岛滨海学院毕业生、青岛商讯科技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明告诉记者,以前公司房租每年需2万元,现在基地可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减免房租、创业补贴等优惠条件,并提供工商、财税、法律、版权、知识产权登记等“一站式”服务。可以说,进驻基地为公司加快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目前该公司已带动就业30人。

    结合市南区特色园区、特色街区和金融业、软件业、商贸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市南区人才交流中心采取基地发展与招商引资、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模式,积极整合区域资源,依托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建立了山东省首家培养文化创意专业人才的创业孵化基地;依托市南软件园建立以计算机软件开发为特色的1.5学历实训创业孵化基地;在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爱购商场建立 “商铺式”创业孵化基地,形成了“高、中、低”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创业孵化格局。

    在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市南人才坚持‘成熟一家,建立一家’的原则,对各项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区人事局局长和人才中心主任带队,多次对拟建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在基地建成后,建立完善的目标责任制,对各孵化基地负责完成扶持大学生创业者数量、以创业带动就业数量、入驻企业营业额和税收、大学生创业培训等情况严格把关,定期走访,每半年对各基地的具体目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扶持资金挂钩。现创业孵化基地孵化面积达5800平方米,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减免房租、创业补贴等优惠条件,并提供工商、财税、法律、版权、知识产权登记等“一站式”服务。

    在去年实施两个“双百万”计划的基础上,市南区今年提高了扶持标准,扩大了扶持范围:具有本市户籍的派遣期内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除享受市财政给予一次性自谋职业扶持金4000元外,市南区给予一次性自谋职业扶持金3000元;给予创业孵化基地按每年接收的大学生创业实训合格后的人数,给予孵化基地每人100元的实训补贴。上半年共发放创业贷款230万元,创业孵化基地扶持金5万,“三支一扶”大学生生活交通及保险补贴96万余元,见习补贴10万余元。

    为大学生创业“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针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创业构思到正式开办企业的各个环节,市南人才推出了“三步”孵化法。第一步:创业实训孵化——计划筛选与培训;第二步:创业试飞孵化——投入运营与探索;第三步:创业放飞孵化——经营实践与改进。在孵化过程中,还举办相关专题讲座、创业座谈、沙龙活动等,邀请创业企业家介绍创业经历、讲解如何经营企业,定期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创业大学生进行“专家会诊”:

    ——在青岛爱购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商场创业孵化基地举行七次创业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创业、经营、销售、服务等方面的技巧;

    ——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市南)实训和创业孵化基地定期聘请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文化创意产业大师和规划设计团队来青指导;

    ——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院等国内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类院校建立定期合作交流机制,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创业导师。

    今年市南区已实现大学生自主创业251人,带动就业617人,创业孵化基地内创业者86人,基地内创业带动就业248人,培训大学生185人,税收18.92万元。结合市南区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需求,下一步准备在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建立新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完善项目开发、创业指导、贷款担保、税费减免、跟踪帮扶“五位一体”的创业服务机制。

    ◆人才服务:

    “保姆式”关怀温暖学子心

    毕业生刚从学校踏进社会,找工作有“磨合期”,如何让毕业大学生从这一现状中摆脱出来?市南区抓住就业的各环节,推出了“保姆式关怀”和“全程跟踪服务”,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市南人才于年初对实名制统计工作采取了早准备、早部署的策略,出台了《市南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管理制度》,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员队伍,协助各街道社区完成已就业、未就业、特困家庭毕业生“三大信息库”的建立,每月统计报送一次毕业生信息情况。同时加强与公安户籍部门、驻青各院校的横向联系,争取相关单位的配合。

    摸清情况就要 “对症下药”。市南人才以开展“春风行动”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系列活动为契机,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和行业的用人需求,采取“小规模、分行业、多样化”的招聘形式,组织海尔、海信、青啤等知名企业到场招聘,组织市南籍毕业生和驻青各高校、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参加,为毕业生提供岗位推荐、求职登记、职业技能培训、见习岗位对接、创业就业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目前共举办79场招聘会,有2770家用人单位到场参会,提供招聘岗位52264个,达成就业意向4300余人。

    毕业生就业服务可谓 “千头万绪”,市南人才的服务始终“事无巨细”。他们协助用人单位办理接收毕业生网上开户、信息审核等工作,为用人单位答疑解惑。开设“毕业生就业咨询服务热线”,为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解答、业务办理流程等电话咨询服务。深入街道社区宣传就业政策,发放两万余份政策明白纸和 《致市南籍大中专毕业生的一封信》。为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荐、人事代理、落户、党组织关系接转等“一条龙”服务,提供“急事急办”和“特事特办”服务200余次。开设“特困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家庭毕业生服务窗口”,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扶,优先安排参加毕业生见习活动等。

    许洁先表示,下一步,市南人才以开发OA系统为突破加强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上服务专区。特别加强对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此外,还将挖掘和培养一大批自主创业、“三支一扶”、社区服务、见习培训等方面的典型个人和典型企业,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和创业观,努力营造自主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本报记者 封满楼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小学教师亚运摘铜 打完亚运回来继续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