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战士展示配发的军人保障卡。李 啸摄
军人保障卡 一卡“通”军营 ——本报记者就全军推广军人保障卡工作访总后司令部参谋长刘铮
今年6月1日,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了总后勤部《关于在全军推广军人保障卡的意见》,标志着全军又一重点工程——军人保障卡推广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军人保障卡大范围试验验证已基本完成,全军推广的各项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为使广大官兵更好地了解这一重大工程,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总后司令部参谋长刘铮。
“10年磨一卡”来之不易
记者:军人保障卡是“10年磨一卡”,能否介绍一下军人保障卡建设试点的历程?
刘铮:军人保障卡试点建设,从2001年启动到现在共经历10年时间,大致分先期试点、试验完善、扩大试点3个阶段。从2008年开始,在北京战区三军部队组织扩大试点,进一步验证军人保障卡的各项应用功能、运行管理机制、网络数据传输和安全防护手段,探索全军推广应用的方法路子。到2009年底,军人保障卡系统覆盖了北京战区三军部队。今年6月,军委批准总后勤部《关于在全军推广军人保障卡的意见》,标志着军人保障卡建设试点探索基本结束,明年全军官兵将人手一卡。
资料图:在11月2日召开的金融系统军人保障卡全军推广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展示了各金融机构推出的军人保障卡样卡。本报记者 燕平 摄
记者:我军后勤先后应用了医疗卡、加油卡、购粮卡、工资卡等多种保障卡,现在又要推广军人保障卡,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铮:军人保障卡,是应用智能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研制开发的军队人员后勤供应保障综合卡。
未来信息化战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掌握战时后勤保障主动权,确保后勤保障坚强有力,必须构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后勤指挥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真正实现“保障需求实时可知、保障资源实时可视、保障行动实时可控”。组织军人保障卡系统建设,推进信息资源融合和信息系统融合,是加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后勤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路径。
我军后勤先后应用了医疗卡、加油卡、购粮卡、工资卡等多种保障卡,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业务保障和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从后勤保障和管理全局看,也带来了信息系统重复建设、标准规范不够统一、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组织军人保障卡系统建设,运用先进智能卡技术,融合拓展现有保障卡功能,实行供应管理“一卡通”,是推动后勤技术创新的重要工程。
资料图:农行为驻舟海军发行军人保障卡。
保障卡集10项功能于一体
记者:有官兵说,拥有军人保障卡,可以一卡走军营。军人保障卡主要有哪些功能?对后勤供应保障和官兵工作生活有什么影响?
刘铮:军人保障卡集后勤供应、管理和消费等功能于一体,具有用卡发薪、刷卡消费、持卡就医、依卡领装、住房档案管理等10项功能。就军人保障卡系统来说,大的功能定位有三个方面:
一是管理后勤供应实力。按照统一标准采集全军每一个人的基本信息,自下而上组织个人信息联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一人一卡,一卡一号,形成准确权威的人员保障实力,业务部门据此组织供应。人员增加时,依据入伍入学等凭证登记个人信息,申领军人保障卡;人员流动时,使用军人保障卡转接供应关系;人员退役时,注销军人保障卡,核减供应实力。
二是支持后勤业务保障。军人保障卡具有银行卡功能,军队各级财务部门可以通过银行系统将工资发到个人账户上,官兵可持卡存取现金和刷卡消费,享受政策优惠;军人保障卡兼容现有医疗卡全部功能,军人及家属等在军队医疗机构就医时,可持卡办理挂号、住院、记账和转诊手续,方便快捷;凭军人保障卡可领取服装,并查询供应标准和发放记录;军人保障卡记录的个人住房信息,可为加强住房管理,调配住房资源提供依据。
三是提供拓展应用功能。各单位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卡内预留的存储空间,对军人保障卡功能进行拓展开发,增加门禁、就餐、图书借阅等功能。
资料图:军人保障卡业务合作协议签订。
记者:内蒙古边防有一位士官高兴地给记者打电话说,他在东北老家探亲,发现在自动取款机上取钱,竟然不收取手续费。官兵持卡消费,享受的政策性优惠具体都有哪些?
刘铮:军人保障卡可以像银行卡一样,在全国范围内所有银行网点、自动取款机、商业场所使用,并免收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开卡手续费;使用军人保障卡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银行5家银行范围内,在自动取款机存取现金享受跨地区、跨银行不收取手续费的优惠。
记者:看来,军人保障卡这张普通的智能卡,实际体现的是后勤保障理念、保障方式、保障手段和管理机制的变革。请你简要概括一下在全军推广军人保障卡的意义。
刘铮:在全军推广应用军人保障卡,是我军后勤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迈出的坚实一步,是后勤建设和后勤保障的一个重大突破,对后勤转型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10年的试点实践充分证明,推行军人保障卡,有利于优化完善保障机制,聚合保障资源,减少保障环节;有利于加深军队后勤和民用资源的融合度,更好地利用社会服务体系,拓宽保障渠道,提高军事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增加后勤保障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提升后勤保障能力的倍增器作用;有利于实现后勤供应管理模式由手工到智能、由粗放到精细、由分散到集约的转变。
军人保障卡系统,是后勤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一项骨干工程,是形成体系作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的重要支撑。运用军人保障卡系统,能够准确掌握后勤专业人员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有利于快速抽组和编配后勤力量,有利于快速形成各种保障方案,有利于应急调度后勤力量,能够为保障部队有效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决策支持。
小小的一张卡,其支持的系统,横跨各军种、各业务部门,纵向由总部到最基层,甚至联到地方银行,打通了各方面的阻隔,初步实现了标准、法规、安全、网络等方面的融合,标志着后勤信息化已开始实现共享共用的新层次。
长期以来,我军后勤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手段滞后,集约化程度不高,标准化水平低,供应保障中存在着“统计加估计”的现象,直接影响后勤建设和保障的质量效益。组织军人保障卡系统建设,综合运用智能卡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把军队人员的保障信息集合在一张卡上,集中在一个系统里,实现了人员供应实力的综合集成、信息共享,可以有效地解决供应实力多头统计、人头不准等问题,能够为实施精细化管理、精确化保障提供可靠支撑,对于整合后勤保障资源、提高保障的整体效益,加速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后勤现代化建设路子,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资料图:军人保障卡。
推广保障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记者:从你前面介绍的情况看,军人保障卡建设涉及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请你谈一谈在全军推广军人保障卡的总体安排,目前应突出抓好哪些工作?
刘铮:军人保障卡是一项横向融合各类业务、纵向贯通各级后勤的大型系统工程,推广工作非常艰巨。各级后勤要加强与军务、干部、通信、机要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在人员调整、机构设置、信息维护,以及信道和密码设备保障方面,切实理顺关系、形成整体合力;通过报纸、网络、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使军人保障卡推广工作得到领导关注、机关配合、部队支持,人人会用、爱用;各单位要搞好工作统筹,分清轻重缓急,抓好工作落实,确保明年起军人保障卡能够在全军部队正式应用。
目前,推广应用军人保障卡正在紧锣密鼓展开,年底前要全部完成联通信息网络,安装密码设备,部署系统软件,制作发放干部、士官军人保障卡的工作。明年在全军启动运行军人保障卡系统,发齐其余人员军人保障卡,实现常态规范运行。
记者:通过你的介绍,我们感到军人保障卡建设确实非常重要,是一项带“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工程,请你对军人保障卡应用的前景作一个展望。
刘铮:军人保障卡建设是一个创新工程,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化,必将为后勤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运用军人保障卡,在方便供应、提高效益、强化管理的同时,对推进后勤标准化建设,推动后勤业务建设和业务保障融合,加速保障方式转变,建立形成公开透明、集中集约、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新型保障机制,具有直接的主导作用。今后,无论是保障部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还是保障部队执行作战任务,都能够及时准确了解保障需求,掌握保障资源,根据部队行动和保障任务调控保障力量,对部队实施精确高效的后勤保障。
总之,随着军人保障卡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广泛应用,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将越来越得到充分体现,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