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大学课堂普遍似走过场 老师混课时学生混学分

1
青岛新闻网 2010-11-06 14:19:03 中国青年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每周三中午一起吃午饭的时候,江苏某高校新闻学院的大二学生李薇和她的室友都会预测下午的“广告策划学”课上会放哪部动画片。

    李薇将这门课的授课过程总结为“三段论”:“老师侃大山+学生课堂报告+播放动画片”。每次上课时,老师会讲一些他觉得最近比较好玩儿的事情,然后挑选几个人上台作课堂报告。课堂报告结束时,距离下课通常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这时他会说,‘大家上课上累了,我们看一部动画片

调整一下吧。’”

    老师基本不讲课,学生也没了学习劲头。“老师与学生一起应付,老师混课时我们混学分,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李薇的室友王小璐说。

    “老师与学生一起应付”,这并非大学生们学习之余的调侃之语,而是不少大学课堂的真实写照。本报社会调查中心最近的两项调查结果显示,89.1%%的人感叹当今好老师不常有,66.7%%的人感觉当下大学生不认真上课情况普遍。

    “老师混课时,学生混学分”,在上述数据的背后,是很多大学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心照不宣一起走过场的尴尬现实。

    “他上课时总是强调要加强课程的互动性,把课程主动权交给学生。可是这也得有个度吧。”几次课之后,李薇和她的室友觉得这样上课学不到任何东西,一度想要退课,但是又听到师兄师姐说这门课期末不考试,交一篇论文就行,而且给分很“厚道”,于是又打消了退课的念头。

    不过随着课程的进展,李薇渐渐觉得用“应付”二字并不能完全概括老师对这门课的态度。她发现老师之所以在课上放动画片,是因为他的专业方向就是动画研究,而对于广告策划,他的了解可能并不比学生多多少。“也许不是他不想讲,而是不会讲。”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任课教师对所授课程不够了解的情况并不少见,并且大多集中在选修类课程上。

    近年来,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队伍也急剧扩张,导致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师资紧张,一些老师常会被安排教授与自己的专业沾点儿边、但却并未涉足过的课程。这常让任课老师感到力不从心,课程含金量也因此缩水。

    四川某高校大三学生陆峰一想起自己上学期选的“国际礼仪指导”课程,就“忍不住想乐”。“刚开学的时候在课程手册上看到这门课觉得挺有意思,但老师是历史系的。历史和国际礼仪有啥关系?”抱着好奇的心理,陆峰去试听了一次课,发现上课就是放《百家讲坛》,然后大家集体讨论。

    “讲座视频互联网上到处都是,这也算一门课?”陆峰觉得自己有种受欺骗的感觉,但他很快又了解到,往年这门课程不考试,不点名,只用在课程结束时交一篇观后感即可,而且大家分数都很高。“这么‘水’的课,老师肯定不好意思为难学生,不选白不选。”

    整个学期,陆峰只去听了3次课,最后拿了90多分。他觉得,这是他上大学以来“性价比”最高的一门课,“几乎没花力气就挣到了学分,挺好。”

    甘肃某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认为,陆峰所遇到的情况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制度决定的。

    他表示,许多二线高校明确规定各职级教师必须按一定频次开设选修课,可是有些教师因缺乏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开设选修课的能力及经验,开出的选修课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教务部门也缺乏必要的审核筛选,因此课程质量难以保证。“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学校迫使老师误人子弟。”

    名师授课也是走过场有学分有名望没营养

    “老师们憋了10年没好好给学生上课了,特别有热情。很多有名的先生甚至常常跑到我们学生宿舍去,两腿往床上一盘,就讲开了。”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曾经这样回忆自己当年在北大读书时的情景。

    这样温馨融洽的教学场景,令北京某文科类重点高校的大三学生张欣深深向往。

    大一、大二时,张欣一直按照“作业少,给分高”的标准安排自己的课程,但进入大三之后,她的想法有了变化。“这些老师学生互相应付的课,有学分但是没有营养,学了和没学差不多。大学里还是要上一些货真价实的课。”

    带着对“名师精讲”的憧憬,张欣这个学期连选了几门“名师课”。她在选课时为自己列了几条标准:老师有一定的声望,课程内容是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连续开课5年以上。张欣做好了下苦功却拿不到好成绩的心理准备,“大学四年,总得上几门终生受益的课。”

    开学头几周,张欣所选的几门课几乎每门都是座无虚席,过道里都站满了人。张欣暗自欣喜,觉得自己眼光不错。但是过了几周之后,她渐渐觉得有点不对头了。

    张欣期待值最高的两门课程,一门课的老师在上了两周课之后宣布以后主要由他的博士生代上,另一门课的老师则常常缺课,外出参加各类研讨会。没过多久,原本人声鼎沸的名师课堂渐渐变得冷清下来。

    张欣渐渐感觉到,有些课虽然老师的名气很大,水平很高,但老师对待课程的态度与他的学术水平并不太相称。老师很少备课,而是凭着自己的学术功底自由发挥,体系性不强。课程要求也并不严格,甚至还要比其他课程更宽松一些。“听说我们交的论文都是由助教批改打分,甚至连考试试题都是助教出的,因为老师太忙了。”

    最让张欣不能接受的是,她最感兴趣的一门课程,老师布置的作业竟然是让同学们分成小组,整理他的课堂录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出版社希望把这门课的内容整理成书,“老师说哪个小组整理得最好,就把小组成员的名字都列到编者名单里。”

    而同学们对待课程的态度,也让张欣感到意外。“课堂上干什么的人都有,唯独听课的不多。”张欣觉得,名教授的课往往艰深晦涩,需要下些硬功夫才能消化,一些学生觉得和自己想象中的精彩场面不太吻合,于是便选择了逃避。而之所以没有退课而是继续听下去,“是因为修了名教授的课程,无论是对于找工作还是读研究生,都有好处。”

    “折腾了半天,原来还是老师学生一起应付。”张欣显然有些不甘。

    在功利化的办学氛围中没有淡定的老师也难有一心求学的学生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安排没有相关经验的老师上课,还是“名师”挂名却让助教上课,都体现出当今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功利化弊病。高校对教师的考核重在学术研究,上课只是为了完成相应的工作量,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投入的精力便十分不足。“由于课堂缺乏吸引力,学生感觉学不到什么东西,但该走的形式又必须走,因此上课便成了走过场。”

    在熊丙奇看来,之所以出现“老师与学生一起应付”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固然存在一定问题,但究其根本,症结仍在学校身上。“学生的学习态度,与长期以来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切相关。优秀的教育应当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而非批评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本就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熊丙奇认为,在功利化的办学氛围与学校管理中,教育的生态已经被破坏,不可能有淡定、从容的教师,也难有一心求学的学生。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调整学校管理模式,避免行政对学校办学的干扰,在此基础上,推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建立学术共同体,以此让教育回归本位,同时恢复学术尊严,让大学有真教育、有真学术。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太胖穿不上防弹衣 英国两议员欲访阿富汗遭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