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最近一段时期,中国周边热点问题比较突出。作为本地区的一个大国,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错综复杂,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中国主张本地区摈弃以结盟、实力、威慑、强权为特征的旧有安全理念和安全逻辑,承认、尊重并超越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水平的差异,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中国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 当前,南海地区形势总体稳定,但也存在一些干扰因素。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不将南海争议扩大化、复杂化、国际化,避免在本地区制造矛盾和紧张,符合中国和本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我们主张由直接当事方通过双边谈判和平解决南海争议,在争议解决之前,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我们愿与有关各方共同推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增进互信,促进合作。南海争议的当事国之间就和平解决争议达成过一系列重要共识,它们对话协商的渠道也是畅通的,完全有智慧、有能力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一些南海争议国也认为,域外势力不应介入南海争议。 作为世界最繁忙的国际海运航道之一,南海的航行自由安全从未因为南海争议受到影响,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中国高度重视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一贯坚持南海航行自由应该得到保障,并将继续积极参与地区海上安全合作。 作为朝鲜半岛近邻,我们一向高度关注半岛局势发展,始终致力于推动有关各方相向而行,改善相互关系,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近一段时间,一度紧张的半岛局势呈现缓和迹象。各方围绕重启六方会谈等问题进行有益的接触和探讨,均表示愿早日重启六方会谈,努力改善相互关系,继续推进半岛无核化进程。我们对此表示欢迎。 我们认为,通过六方会谈实现半岛无核化,平衡解决各方关切,建立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本地区的矛盾和纠纷,有助于实现半岛和东北亚的持久和平。我们方愿继续同有关各方和国际社会一道,为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东北亚的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问、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理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近,请问近年来中国在促进同亚洲国家社会人文交流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果? 答:中国与亚洲国家地理上相邻近,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与一些国家更是文脉相通,文化相近,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社会人文交流合作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基础。中国倡导开放兼容的文明观,主张在充分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同亚洲不同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国家间的社会人文交流,以不断增进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民之间的了解、友谊和互信,巩固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的社会基础。 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空前活跃,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内容愈加丰富,规模持续扩大。我们与亚洲国家人员往来日益密切。2009年,仅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国家出入中国边境人数就达到2168.98万人。在中国内地公民出境十大目的地中,亚洲国家成为其除中国港澳地区外的首选。今年来华参观上海世博会的外国游客中,日本和韩国人数位居前两名。 2009年,亚洲国家来华留学人数超过16万,来华留学生人数居前十位的国家中有8个在周边。我们高度重视加强同亚洲国家间青年互访交流,已同日本、印度、越南、蒙古、巴基斯坦等国建立年度青年交流机制。 我们在亚洲建立了1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已经在韩国、日本、蒙古等国家设立中国文化中心。“欢乐春节”、“中泰一家亲”、“亚洲艺术节”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在周边国家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民众的欢迎。 我们重视与亚洲国家新闻媒体间交流与合作,举办新闻部长会议、广电高层论坛等机制性活动,鼓励双方媒体互访交流,提高相互报道力度,增进相互了解。 中国政府还积极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才,近几年来仅在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中国-东盟合作基金和部分援外资金的资助下就已累计为东盟十个国家培训的14000多名专门人才,涵盖经贸、电信、农业、金融等10多个领域。 巩固邦交的根本在互信,睦邻友好的基础在民众。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同周边国家共同努力,加强在文化、旅游、教育、青年等领域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深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夯实睦邻友好大局的人文基础。 问、当前,亚洲保持整体上升态势,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对重大国际问题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增加。请问,中国同亚洲国家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是如何开展协调合作的? 答:当前,国际体系改革、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全球性问题持续升温,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双多边合作十分活跃,成为国际合作新的增长点与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随着中国、印度、印尼等亚洲新兴发展中国家地位提升,亚洲国家在全球性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中国同很多亚洲国家处境相似,立场相近,根本利益一致,就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开展了多方面协调合作。 我们主动同韩国、印度、印尼等其他亚洲二十国成员协调立场,共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治理机制中的制度性权力,积极支持韩国举办首尔峰会。我们同印度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加强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我们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开辟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新的合作领域,已建立中新天津生态城,与日韩探讨建设中日韩循环示范基地。我们与东盟国家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合作,确保粮食安全,大力推动农村发展。我们还积极同一些亚洲国家建立了能源合作论坛等机制,探讨能源安全、加强能效、开发新能源技术等合作。 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中国将继续加强同亚洲国家的相互协调与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造福全人类,同时也维护和促进亚洲国家的共同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