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挪威引进的三文鱼卵,已经成功孵化出36万条鱼苗。”昨天,中科院海洋所的刘鹰研究员高兴地告诉记者,目前由青岛方面主导的大西洋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正在展开。据悉,明年1月份,这些鱼苗将会尝试在室内工厂内实行海水养殖,一旦成功市民就可以吃到鲜活的三文鱼。 培育36万尾三文鱼 中科院海洋所的刘鹰研究员是该项目的研发团队专家,他告诉记者,本次引进40万枚挪威大西洋 三文鱼室内能养殖 记者了解到,在生物学上,大西洋鲑鱼是一种非常有名的溯河洄游鱼类,在淡水江河上游的溪流中产卵,再回到海洋育肥。“幼鱼在淡水中生活2-3年,然后下海,在海中生活一年或数年,直到性成熟时再回到原出生地产卵。而中科院海洋所专家研究的项目,就是要打破这种情况,让三文鱼在室内工厂内就能实现养殖,不用再长途跋涉回到深海中。 刘鹰告诉记者,大西洋鲑鱼在国外主要是网箱养殖,他们将探索的是在室内工厂化循环养殖。大西洋鲑鱼生活的适宜水温是12-16℃,在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时要采用常年温度在13-17℃的地下深井海水。夏季、冬季是否可以维持稳定的水温,这对养殖温室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 明年实验有望成功 “‘大西洋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存在三个难点,一是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生产出的大西洋鲑鱼,在生长速度和产品品质方面是否可以达到和国外网箱养殖一样的水平,这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二是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疫病控制问题;三是现有的饲料包括引进的饲料是否适合循环水养殖水处理系统的要求。 “幼苗发育很好,每条已经长到了10克左右。”刘鹰告诉记者,明年1月份他们将尝试把三文鱼放进海水里养殖,开始技术攻关,预计到10月份将会有实验成果。(记者 王磊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