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文娱 > 正文

演员身价遭通货膨胀 一夜成名身价最高翻74倍

1
青岛新闻网 2010-10-26 06:49:12 法制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闫妮凭借《武林外传》身价飞涨。(资料图)

    如今,电视剧演员片酬通过一部戏翻10倍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人形象地概括:大牌明星片酬飞涨,8万元/集“起步”,20万元/集成主流。“一个比一个高!”“实在付不起!”“比房价涨得还快!”……明星片酬飞涨,惹得不少导演、制片人纷纷站出来诉苦。导演郑晓龙近日表示,此事也已引起广电总局的关注。近日电视剧制作委员会、电视剧导演协会等也就此

展开专题研讨。

    记者近日调查了演员片酬飞涨的原因,并挖掘解决之道。

    观市场

    片酬飞涨 最高翻74倍

    正在热播的谍战剧《黎明之前》让吴秀波一下成为导演眼中炙手可热的男主角人选。当然,随着名气的上升,他的片酬也一下从最初的5万元/集涨到了现在的16万元/集以上,他也由此跻身一线演员的行列。

    演员凭借一部戏大红大紫后,片约纷至沓来、片酬水涨船高,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最典型的莫过于闫妮。2006年,一部《武林外传》捧红了“佟掌柜”闫妮,当时她的片酬仅为2000元/集。到了2009年她主演的《北风那个吹》播出后,她的片酬升到了15万元/集。短短3年间,片酬翻了74倍,创下演员片酬飞涨的纪录。

    当然,也有一些演员是细水长流,片酬随之一路上涨。

    有业内人士称,海清正在拍摄的电视剧《心术》片酬高达22万元/集。值得一提的是,编剧六六透露“海清是降价出演”。要知道,海清最早拍《双面胶》的时候片酬仅为4万元/集,而随后播出的《王贵与安娜》、《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多部脍炙人口的电视剧让她一步步走向一线行列。

    像陈道明、李幼斌这些老戏骨,片酬则一直居高不下。例如,陈道明对外叫价30万元/集。

    演员撑戏 片酬占投资过半

    演员片酬飞涨,自然引起了不少制片人和导演的抱怨。事实上,现在演员片酬已经占到投资的一半以上,可谓不能承受之重。

    今年5月热播的电视剧《手机》里面的大腕演员甚是养眼,殊不知,陈道明、王志文、梅婷、柯蓝、刘蓓等演员的片酬加起来占到投资的60%以上。

    按业内的一般投资规模,一部现实题材作品单集制作成本30万-60万元,如果邀请二三线演员担纲主力、一线演员担任配角,演员片酬占投资40%,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但是,演员片酬占投资一半以上的情况并不少见。究其原因,不少制作方都指望一两个大腕撑起整部剧。

    由谢霆锋和阿Sa主演的古装大片《剑侠情缘》(30集)正在热拍,仅谢霆锋一人的片酬就高达30万元/集,900万元的总片酬创下了电视剧片酬之最。

    该剧此前投资为3000万元,随后追加到4000万元。而即便追加了1000万元的投资,仅谢霆锋一人的片酬就占到了全部投资的近1/4,再加上阿Sa、关智斌、郑希怡等人的加盟,演员片酬占到投资的一半以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探原因

    供不应求 一线演员怎能不涨价?

    演员片酬为何噌噌往上涨,居高不下?说白了还是市场问题。

    “市场决定需求,有人请价钱就高,没人请就低,就像买东西一样,货多了,价格自然而然就低了。供不应求的话,怎么能不涨价?”导演高希希告诉本报记者,国内一线的电视剧演员确实不多,制作方的选择范围有限,正是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明星片酬的飙高。

    “有泡沫” 演员喊高价躲片约

    虽然叫价一个比一个高,但是,记者采访获悉,演员如此高的片酬中其实不少是“虚火”。

    高希希告诉记者,片约太多,演员演不过来,因此,相对差一点的剧本,不少一线演员都会婉言谢绝。但也有不少制作方穷追不舍,无奈之下,不少演员都选择了高片酬,“吓”走制作方。

    道理不难理解。演员推不掉制作方的盛情邀请,无奈之下,只好提出比自己平时的片酬高出不少的价格,如果不能让制作方望而却步,那干脆就挣上一笔。

    看脸买剧 电视台无形中加码

    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演员片酬不断增长和电视台买剧有直接关系:一部剧是否有大腕加盟,是电视台考虑是否购买的主要因素。

    例如陈道明和王志文等大牌演员参演的电视剧《手机》,不少卫视一听到演员阵容,就立刻决定签合同购买。

    曾凭借《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剧成功推出张国强、段奕宏、王宝强等多位新人的制片人吴毅称:“电视台在不了解电视剧内容的情况下,首先问的就是演员,演员认知度高,在买剧的时候就有一定作用。”

    东方卫视宣传负责人陆伟将电视台、制作方、演员的关系形容为“一个循环”:现在电视剧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电视台都会花大价钱买好的电视剧,不少制作方就会用大牌演员吸引电视台的注意力;电视台一掷千金去买电视剧,导致制作方想请到更好的演员,演员的片酬也水涨船高。

    看后果

    制作费少 难免粗制滥造

    这一边,演员赚得盆满钵满;另一边,制作方为省钱节衣缩食,电视剧质量难免打折扣。由“王道组合”王志文、陈道明撑起的《手机》,就被指钱砸在演员身上,而剧中严守一录制节目的现场就比较简陋。

    “我们现在的电视剧还处在发展阶段,还没到一定的高峰,市场各方都需要培育,电视剧的投资也有限,所以演员价码高了,一定会造成粗制滥造,对产业有负面影响。”吴毅一语道出高片酬后果的严重性。

    “这样下去我们的电视剧会越拍越烂。如果一开始就都想着钱,那就分钱算了,还拍什么戏呢?”导演张纪中也曾在多个场合提及演员片酬飙高一事,“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地,你把基地都搞烂了,还怎么生存呢?”

    打明星牌 不一定有高收视

    尽管电视台、制作方在交易中都主打“明星牌”,但事实上,现在的观众都“精”得很,不会因为某部戏中的某位演员就买整部戏的单。

    毕竟一部电视剧长达数十集,如果故事不好看、制作不够好,单靠明星撑戏,整体收视率能好到哪里去呢?

    今年初在北京台播出的电视剧《故梦》,其宣传噱头就是剧中的一众大腕——陈坤、李小冉、罗海琼、胡可。但是,播出的效果却有些不尽如人意:由于节奏过慢,不少观众直呼看不下去,最终以收视惨淡收场——在北京地区的收视率还不到4%。

    觅良方

    市场调节 请“外援”加入竞争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演员片酬的上涨是市场需求的结果,那么,要想给片酬“降温”,市场调节是关键。“有些电视剧不需要大腕,用了就是资源浪费,并不是大腕就能把戏撑起来了。”吴毅说。导演尤小刚也表示,国内明星的高片酬是市场行为,演员有市场需求才会有高价,如果市场不需要了,片酬自然会下跌。而市场调节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请“外援”。

    陆伟告诉记者,现在不少电视剧都请港台以及海外明星参演,可能会冲击内地一线演员的片酬,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港台演员对内地观众吸引力强,但是片酬比内地演员低。

    海外演员中,韩国演员最受青睐。尽管张娜拉、车仁表、张赫、蔡琳等人的片酬和内地一线演员不相上下,但他们至少可以帮助国内电视剧打开海外市场,性价比较高。

    提携新人 培养出更多明星

    不少导演都感叹大牌演员太难请,转而把目光锁定在了新人身上。这也算是抑制演员片酬攀升的又一良方。

    吴毅说:“多给有一定潜质的演员机会,才能抑制明星片酬攀升。新人机会多了,优秀演员多了,片酬自然就下来了。”

    现在已经有不少业内人士在这方面有所行动。尤小刚正在热拍的电视剧《8090向前冲》就起用了不少新人,而张纪中执导的偶像剧《空姐日记》中也是清一色的新人。由李湘担任出品人的电视剧《一不小心爱上你》中也是以青涩面孔为主。

    剧本抓人 降低对明星的依赖度

    近年来,不少演员都是凭借一个好剧本走红。壮大编剧队伍,加大好剧本的产量,不仅可以降低对大牌演员的依赖度,还可给不少新人创造机会。

    2006年,《武林外传》播出前,喻恩泰、闫妮等人几乎都算新人,如今,这几位主要演员个个都成了腕。2007年播出的《士兵突击》捧红了王宝强、张国强、段奕宏等新人。这些演员之所以“出头”,除了演技过关外,剧本好是重要因素。

    不少业内人士均表示,好剧本对演员片酬的提高确实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提高整部剧的综合实力。因此,优秀的编剧、优秀的剧本也可以“造”出不少优秀的演员。

    高希希表示,好的剧本是提高演员片酬的一个砝码,剧本好了,自然会提升演员的名气,同时也会制造出更多的明星,从而降低电视剧对现有明星的依赖度。

    卫视反思 大手笔购剧要理性

    因为竞争激烈,各卫视纷纷砸钱买大剧、买好剧,促使演员片酬步步走高。而要解决演员片酬过高的问题,卫视的理性购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陆伟表示:“目前各卫视只考核收视率,这种情况下,花大价钱购剧的现象会长期存在,电视剧价格和演员片酬也会跟着继续涨,只有在卫视的格局竞争尘埃落定后,各卫视理性购剧,这种现象才会有所缓解。”

    其他卫视的工作人员也纷纷表示,在购剧时不应只看演员的名气,剧型、导演、编剧都是考虑因素,不能为了收视率而一味增加购剧资金。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女星孟茜拍摄大尺度写真 半掩酥胸秀春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