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企业频道> 服装服饰 > 正文

中国服装等奢侈品炫耀性消费需加强引导

1
青岛新闻网 2010-10-21 15:07:42 中国产经新闻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近日,中国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出炉,引起一番热议。

   这份《商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09-2010)》显示:截至去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为27.5%,并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专家预计,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将在5年后达到146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贸易与消费中心。

  奢侈品消费大国的事实,如此庞大的市场,使得LV、CHANEL、GUCCI等奢侈品牌加紧扩大自身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连一直以来以高端闻名的路易斯威登,也在其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总店里摆出了特地为中国人订制的一副麻将牌。

   消费奢侈品“不差钱”

  中国富人的奢侈全球闻名,以至于全球顶级品牌不约而同地喊出了“到中国去”的流行口号。

  一位在英国的CHANEL店里工作过一段时间的留学生告诉笔者,对于中国消费者的时尚消费方式,她深有体会。“一些从中国来的富人,进到店里后,不问‘哪个是这季的最新款?’‘这个色彩是不是适合我?’而是不假思索地问,‘哪款最贵?’”

  陈菲女士是位公司的高级白领,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她表示这个“十一”,她在伦敦为儿子、丈夫、父母购置礼物花了1.5万英镑。陈菲表示,在英国抢购奢侈品时下手一定要快,因为“同行的人没有人会犹豫”。陈菲说,“一旦犹豫东西就被别人买走了。我去BALLY买鞋子,那个经理看到中国人进来,就无奈地叹气。因为一个小时内,他从后面抱了12双鞋子出来,抱一双卖一双,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苦工。”

  从陈菲女士讲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中国消费者如此慷慨地为奢侈品买单,却并没有得到奢侈品销售方的认同。事实上也是如此,这样的购买方式跳过了礼仪与优雅,只是为了摆谱与炫耀。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奢侈品的误读。

  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惠娣认为,如此炫耀性消费的风潮中,不乏只重地位和身份的“暴发户”心态。“大部分人只是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但对奢侈品的认知层次还较浅白。奢侈品是人类创造的一部分,应该通过欣赏它的精致和品位,来塑造、改变自己。例如爱玛仕这个品牌提倡低调,一些明星也喜欢用。但是如果本人的气质与品牌的贴合度并不十分恰当,有时候也是败笔。”

声明:青岛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400 680 7055 邮箱:qyqingda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