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企业频道> 服装服饰> 企业与法 > 正文

成本优势丧失之后 温岭制鞋企业该何去何从?

1
青岛新闻网 2010-10-16 14:04:15 中国服饰新闻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有一件事令温岭市鞋革业商会秘书长潘克诚终生难忘。2007年的一天,温岭市鞋业整治会议召开,200多家企业负责人与会,主持人说:“穿温岭鞋的请举手。”结果举手的只有两个人。

    “为什么不穿‘自家货’?因为质量太差,档次太低!”潘克诚扼腕叹息。

    3年后的今天,如果主持人再请穿温岭鞋的举手,不知会有几个人。“但是肯定不只两人。”潘克诚说。因为现在常有人找老潘“开后门”,直接到厂家买几双出厂价的温岭鞋。

    从“开后门”中老潘得出一个结论:温岭鞋的质量和档次在提升。

    一切从“招工难”开始

    “年年招工难,一年更比一年难。”在温岭鞋业企业,今年上半年更是创下了缺工7万多人的历史新高。为了招到人,企业主们什么招都使过了,总是治标不治本。

    这边招工难,那边企业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由于进入鞋业制造领域门槛较低,从2001年至今,温岭鞋厂的数量年均增加300多家,这更加剧了招工难。

    伴随招工难而来的是不断增多的劳资纠纷和不断攀升的保底工资。上半年,仅大溪镇就发生了上百次劳资纠纷,每月保底工资则从2008年的9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1500多元。成本的增加使原本利润较低的鞋企更是捉襟见肘。再加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不断崛起的鞋业集群,具有比温岭鞋业更加明显的成本优势,后者发展何去何从?

    “只能靠管理挖潜和提高工艺水平来增加人均产值,这是治本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浙江卓凌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盛建勇说。卓凌公司前两年有1100多名员工,现在削减到900多名,但是年产值不变,靠的就是这两招。宝利特公司近年来减员近50%,而年产值反而略有上升,靠的同样是管理挖潜和提高工艺水平。由于温岭鞋企管理人员大多来自外地,与普通工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有的鞋企已推出管理层参股的做法,激励管理人员稳定员工队伍。盛建勇认为这个管理模式极有可能在温岭鞋企中普及开来。

    不仅如此,一些企业还加大了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浙诺尔鞋业公司上马手套生产项目,齐江鞋业与太源鞋业等则突破人造革鞋制造领域,尝试生产真皮鞋,以期增加人均产值。

    客户导向与品牌导向之辩

    “质量、款式、舒适度都差不多的鞋子,为什么有的卖到几千块,有的只要几十块?”潘克诚说,“答案是两个字:品牌。”

    潘克诚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性质,决定了鞋业的终极竞争并不在科技含量,而在于成本与品牌。依照这一逻辑,在温岭鞋业成本优势式微后,品牌经营是唯一的自救之道。

    事实远非如此简单。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温岭鞋业就提出品牌经营的发展思路,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温岭鞋业虽涌现了1家国家出口免检企业(宝利特)、4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浙江省名牌产品、7个浙江省驰名商标,但从总体上看,仍呈“小、低、散”格局。

    “每一个产业都有集聚效应,温岭鞋大多是低档鞋,吸引的也是采购低档鞋的客户。你突然做高档鞋了,一是没有这个技术氛围,另一个是采购高档鞋的客户也很少到你这里来。”盛建勇这样分析。2006年,温岭一知名鞋企上马真皮鞋生产项目,一年后这个项目无疾而终,据说原因是销路不好。

    卓凌公司是温岭市鞋革业商会会长单位,也是温岭鞋业领军企业之一,至今还老老实实地做贴牌生产。“企业发展要有切合实际的定位。我们不是品牌开发的精英,我们能做的是生产的精英,做好自己的产品,让更多的企业采购你的产品,然后贴上他们的牌子。”盛建勇说。

    但是挑战这个观点的企业很多。从2008年开始,齐江、太源等鞋企陆续上马真皮鞋生产项目,且供不应求,销售价连连上扬。同是真皮鞋生产,为什么此前的那家知名鞋企会失败,而齐江、太源会成功?潘克诚认为主要在于时机问题:“这几年不断有企业尝试真皮鞋生产,慢慢就形成了集聚效应,企业再上马真皮鞋项目就容易多了。”

    与此同时,生产童鞋的福德隆公司斥资500万元打品牌广告,并在全国各地开设专卖店,至今已有7家,产品供不应求,零售价甚至卖到一双100多元。“为什么能卖这么贵?因为用的鞋材都是高端的,款式自主设计。最重要的是产品初步形成了品牌效应。”福德隆公司董事长朱富德说。

 

声明:青岛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400 680 7055 邮箱:qyqingda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