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企业频道> 环保科技> 固体废弃物 > 正文

安徽:合肥展开新能源发电蓝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10-11 16:16:21 中国固废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已经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新能源在更多的领域中大展身手。太阳能、垃圾、沼气发电,这些以前的设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记者了解到,合肥市已有垃圾及太阳能发电项目并入合肥电网,新能源发电将成为一支新能源利用生力军。

    肥西光伏发电接入电网

    新能源发电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记者从合肥供电公司了解到“肥西山南100.8兆瓦光伏发电接入系统项目”正在进行接入合肥电网系统设计,其装机规模位居亚洲第二。

    业内人士认为,该项目的建成使用对推进合肥乃至安徽地区太阳能利用及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代表了今后新能源发电的一种重要途径。据合肥供电公司统计,截至目前,到该公司申请并网的新能源项目已达15个,累计并网规模为149.1兆瓦。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114.2兆瓦,垃圾、沼气发电项目34.9兆瓦。预计这些项目的终期规模将超过153兆瓦。此外,合肥市规划建设的4座垃圾发电厂中,龙泉山电厂一期3台957千瓦的机组已并网发电。未来除对该厂再扩容一倍外,还将在城市的东部、西南、北部三个方位各建设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垃圾焚烧发电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太阳能则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新能源发电的前景广阔。”合肥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合肥新能源发电基础坚实

    在合肥,新能源发展的优势和基础十分坚实。有关数据显示,合肥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数在2100小时左右,日照百分率为48%,除6月中旬的梅雨季节外,全年太阳能资源较为稳定。从生物质及废弃物资源方面来看,可利用的资源也不在少数。合肥市农作物年产秸秆260万吨以上,大多数用于还田,农村自用,甚至焚烧,有较大潜力;生活垃圾废弃物一年约有69万吨(每天约1900吨),其中餐厨垃圾类占60%以上,废塑料占8%,纺织物占2%,这些都可以加以利用。“现在合肥对于光伏的利用还很少,像合工大的逸夫楼、植物园变电站已经小规模地应用太阳能电池,尝试利用光伏发电自给自足,以后家庭用电也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合肥供电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

    新能源发电仍有待解难题

    新能源发电前景广阔,但在实际利用中还存在不小难题。

    以光伏发电为例,因为使用的是太阳能,因此受时间和天气的影响较大,白天阳光充足可以提供电能,到了晚上就难以持续提供电能,如遇到阴雨天光伏发电也同样会受到影响。供电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光伏发电的特性给管理带来不小难题,白天光伏发电所产生的电量并入电网,晚上没有阳光光伏发电不能使用,电网将不得不调用其他电能来填充白天和晚上产生的容量差。

    能不能将白天产生的电能储备起来,夜晚再调出来使用?对此,该人士解释说,现在大规模的储能还难以实现,一是由于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则受技术的制约。

    针对新能源发电管理和技术中的难题,相关部门已经着手解决,力图克服“拦路虎”。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以来,合肥供电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开展“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项目合作,项目结合合肥地区电网以及新能源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技术要求、验收细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日前,合肥供电公司还上报“新能源项目并网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将重点针对合肥地区光伏发电、秸秆发电、垃圾发电等几种新能源类型,从分布式和规模型电源的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为新能源项目接入电网管理“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