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企业频道> 环保科技 > 正文

"水清鱼肥"生态回归 松花江"十一五"治污成效显著

1
青岛新闻网 2010-10-09 15:46:08 新华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走向“水清鱼肥”的生态回归之路

——松花江流域“十一五”治污成效显著

  已经进入深秋,哈尔滨钓鱼爱好者的热情并没有减退。夕阳西下,三五“钓友”相约来到位于松花江畔的九站公园,支起帐篷、甩开杆,一场夜钓即将开始。

  48岁的林子刚国庆节期间过足了夜钓的瘾。最多的一晚,他钓了8条鲤鱼、4条鲫鱼,一共20多斤。

  就在5年之前,恐怕没有钓鱼爱好者敢夸下这样的海口。2005年底,化学品泄漏造成的水污染事件,让松花江备受工业和生活污染的沉疴暴露于世,揭开了中国部分流域污染治理严重欠账的伤疤。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松花江全流域干、支流主要水质评价断面中,年均值为五类或劣五类断面占34%,冰封期占45%,水污染严重区域集中在城市河段。

  “那时候,人们连喝以松花江为水源的自来水都不愿意,更别说鱼了。”林子刚说,“许多哈尔滨人都认为,到江边游泳和垂钓的日子会一去不复返。”

  松花江必须得到“休养生息”。中国政府迅速行动,于2006年批复并推进实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安排治污项目222个,总投资约134亿元,如此力度在新中国流域水污染防治历史上也并不多见。

  按照“规划”,到2010年,要使松花江流域大中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治理和保护,完成重点城市污水处理和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任务,使重点污染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和监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大中城市污染严重水域水质有所改善,流域水环境监管及水污染预警、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污染防治处副处长马健说:“在全国七大流域中,松花江污染不算严重,但污染的历史很长。要想使松花江水质得到彻底改善,重点需要从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流域内面源综合治理、完善水环境监测预警和执法监督体系等四个方面入手。”

  “规划”启动实施以来,松花江流域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省(区)分别成立了松花江流域(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防治工作会议,将一项项具体治污措施落到实处。

  在黑龙江省,各地市政府每年都要签订松花江治污目标责任状,如不能按时完成,将严格实行问责。对项目执行缓慢的地市,环保部门对其实施“区域限批”,暂缓审批新增水污染的项目。2008年8月,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就曾对哈尔滨、佳木斯、七台河、双鸭山、黑河、伊春、大兴安岭等7个治污不力的地市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超过全省13个地市的半数。

  9月30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通水试运行,这项工程仅用时180天就完成3年的工作量,建成后中心城区的污水日处理能力将提高到20万吨。至此,这个省列入“规划”的116个项目,除8个因本身关停等原因调整外,已有102个项目建成,污水处理厂从“十一五”之前的6座发展到41座。

  吉林省对松花江流域新建环境风险大的建设项目严格控制审批。同时关停了一批火电、炼钢、水泥、电解铝、酒精项目,严查环境违法突出问题。监测显示,松花江在吉林省出省界断面稳定保持三类水质。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列入“规划”的项目共20个,总投资5.79亿元,目前已完成18个。全区断面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污水处理能力明显增强。

  来自环保部的统计显示,截至7月末,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已完成投资112.3亿元,列入“规划”的建设项目已完成195个,剩余全部开工在建,项目完成情况在全国所有重点流域中名列前茅。

  另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大力投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让松花江继续“休养生息”。新的五年间,流域水污染防治将实施饮用水水源地达标、优先控制单元综合整治、工业污染综合防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业面源防治示范、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六大重点任务。

  按照长远规划,到“十三五”结束时,松花江全流域的环境质量将基本恢复到三、四十年前水平,再现东北三省区“母亲河”的生态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