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省内各地网站> 济南> 济南网闻 > 正文

6岁写博客7岁出文集 9岁男孩校园讲金庸(图)

1
2010-10-08 13:23:56 都市女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小作家”姓名:傅航

年龄:9岁

学校:济南市历城区文苑小学四年级(2)班

代表作:作品集《豆芽看世界(一)》

    傅航创作的小说《豆芽看世界》

    9岁的傅航刚上四年级。

    他们家的电视大概4年没有打开过了。前一阵干脆把有线电视取消了。

    他们不看电视,但是看博客、看书。

    从上幼儿园大班起,傅航就开始写博客。到小学二年级,妈妈就给他“出”了一本博客

文集叫《豆芽看世界(一)》。

    现在,他又迷上了看微博,几乎每晚都和妈妈一起,在微博里占个座。母子齐心协力写博客

    2007年5月28日,傅航6岁,在幼儿园上大班,妈妈宋育红给他在网上建了博客。

    宋育红一直有写博的习惯。她给儿子建博客,想借此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他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

    傅航从小在熟人面前“嘴不停”。妈妈让他写博客,他很开心。“来,写博客了。”每天听到妈妈呼唤,傅航就赶紧跑到电脑前。

    他不会敲字,就口述,妈妈给他录入电脑。

    这样一直坚持到二年级。他会写字了,把博文写在纸上,妈妈再帮他录入电脑。

    宋育红有意不想让儿子在电脑上写博文。因为傅航从小学围棋,经常要在网上下棋,她担心儿子用电脑时间太长,会伤害眼睛。

    傅航写博客,多时一天一篇,多数时间一周三四篇。

    二年级“出”博客文集

    傅航写得多了,宋育红决定给儿子“出”一本博客文集,“给孩子留下童年的回忆,同时让他有成就感,激励他好好写下去”。

    傅航的网名叫“小豆芽”,所以妈妈给他的博客文集取名《豆芽看世界(一)》。“书”是请专门的公司排版打印制作的,很精致,除了没有刊号外,看上去与一本正式出版的书并无二样。

    这本文集里收录了傅航从2007年5月28日的第一篇博客,到2009年4月25日的作品,共68篇。宋育红说,准备到四年级结束时,再出一本,汇集三四年级的作品。

    翻看这本《豆芽看世界(一)》,里面充满了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我的第一次博客》中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写博客,我很高兴!可是我不想天天写博客,隔三天写一次吧……因为害怕耽误我和老爸下象棋,还怕耽误和小朋友玩!”《我最不喜欢的菜》中写道:“我最不喜欢的菜是白菜,因为它的味道让人感觉不出来,没滋拉味的。”

    《我快掉牙了》、《掉牙的今天》、《我的牙终于掉了》、《今天在幼儿园又被罚了》、《我喜欢的菜》……通通都是傅航的原版童言,天真可爱。书中每一篇都配有照片和插图。 “出书”后表现很淡定 “书”出来时,傅航才上二年级,宋育红很激动,她的同事亲朋都很惊喜,傅航的老师同学也觉得很新奇,大家都忍不住要抢过来一睹为快。

    唯一淡定的是傅航。当宋育红告诉儿子要“出书”的想法时,傅航没有任何高兴或不高兴的表现。“书”装订好了,傅航接过来,随便翻了翻,便放下了。

    对此,宋育红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儿子一贯这样”。傅航去参加围棋比赛,每次走出赛场,都是一脸平静,“看不出他赢了还是输了”。

    但是当宋育红把博客文集从前读到后,她看到一些温馨记忆的同时,明显地感受到,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天比一天强,写文章由最初的跑题,到越来越紧凑干练。

    三个借书证才够他用

    傅航读书,宋育红从来不加限制,“喜欢什么就看什么”。

    宋育红自己喜欢金庸,推荐给傅航,没想到儿子爱不释手。至今,金庸的15部小说傅航全“看”完了。

    不过,傅航没太有时间,大部分都是宋育红讲给儿子听。“比我自己看书费事多了。”宋育红说。因为她自己看书时,往往不太关注书中关于武打的招式,但是傅航要求知道一招一式的细节,她就刻意记下来,讲给儿子听。只讲一遍,傅航就全记住了。

    第二天,傅航再去学校讲给同学听。就这样,很多同学跟着傅航听金庸。在他复述的过程中,还会加入自己的创作、语言,“这使他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宋育红说。

    最近,傅航看完了商晓娜的6册《博客进行时》、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功夫米老鼠系列小说一套6册。

    傅航读书很多、很快。宋育红曾在山东省图书馆给他办了一个借书证,但显然不够用,又办1个,傅航仍然嫌少,只好又办了第3个。这样,一次他就能借10本书。

    每周六,傅航会去一次省图书馆,每次借10本书,一周之内全部看完,下周再还掉借新的。编后

    国庆节期间,本报连续刊发了5位校园“小作家”的成长、写作经历。他们都很优秀,有着自己的作品,对写作抱有极高的热情,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又各有不同,有着不同的写作经历和训练方法。本报希望能通过这组文章,给那些仍然为写作犯愁的学生以启迪。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3000试管婴儿去年降生 费用两三万成功率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