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国庆长假人情债不断 消费上万月光族成周光族

1
青岛新闻网 2010-10-06 06:56:43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早报讯 国庆长假还没过完,市民修女士的钱包就已经告急了,因为参加多场婚礼及其他人情消费,短短五六天时间,修女士就花掉了自己当月的全部收入,“现在每到长假,就成了还人情债的日子,搞得我现在一放假就害怕了。”记者随后调查了解到,“人情消费”已成为岛城市民节日期间消费的新热点,而在网络上,理性对待人情消费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个人经历: 月光族升级“周光族”

    今年25岁的修女士

是一名高级会计,目前在青岛赋安消防器材公司担任高级会计工作,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因为没有家庭负担等,加上热衷时尚消费,修女士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月光族。但随着中秋节及国庆节的双双到来,修女士却由月光族升级成了“周光族”。

    “主要是今年同事同学结婚的太多,加上中秋节的时候也开销不少,所以国庆长假还没过完,兜里就没剩多少钱了。”昨天修女士告诉记者,因为自己的同学大部分都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所以今年国庆节期间收到了多张“红色罚款单”,仅10月2日一天,修女士就先后参加了三场婚宴,加上大家都是多年一直保持联系的老同学,修女士单10月3日当天送礼金就花掉了1400元钱,而在10月1日修女士也参加了两场婚礼,10月3日参加一场,全部的开销加起来约为2400元左右。

    不光是参加婚宴要花钱,走动亲友及同事领导,也成为修女士的一大开销。修女士告诉记者,中秋节期间,仅看望男友长辈及单位领导时购买礼品,就花掉了两三千元钱,加上同事、同学趁着假期扎堆聚餐,也让修女士的假期经济情况雪上加霜。“国庆放假前,我的工资加上过节费总共发了8500元,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了。”对于节日期间的人情消费,修女士表示确实有些让人“肉疼”。

    群体调查: 挣多挣少都觉吃力

    这两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不同收入水平的市民,发现人情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了节日假期消费的新热点,而三十岁左右的人群则成为人情消费的主流人群。

    今年38岁的赵先生是一名自营业主,平均每月的稳定收入在15000元左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赵先生表示,虽然自己收入较高,但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的高密度送礼请客,也让他感到有些吃力。“我本身是代理加湿器的,节日期间要走动很多社会关系,既要拜访各卖场的领导主管,也要跟厂家办事处的负责人搞好关系,其他家人、同学也要趁着节日放假走动走动。”赵先生表示,自己在两节期间单纯应酬社会关系就花掉万余元,加上看望双方二老、参加各类婚宴聚会,以及拜访孩子的老师等,所有的人情消费总额在16000元左右。

    今年28岁的齐先生是某电器品牌青岛地区卖场代表,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我在双节期间人情方面花的真不少,杂七杂八的要有七八千元钱。”齐先生告诉记者,节日期间在看望二老方面开销不小。

    齐先生表示,国庆放假期间,他和妻子先后到莱西和烟台探望双方父母,仅此项开销就要2000元左右。此外应酬社会关系也是人情消费的重要部分,“公司每到放假都会给我们承担一部分社交费,但这远远不够,我个人也花掉了不少。”

    市民李先生是一名出租货车司机,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他告诉记者,双节期间他在人情方面的消费大约有1500元。“先是参加了三四个婚礼,然后是家庭聚餐,跟以前的同事喝酒,还有给双方父母买点过节的东西,大概就是这些开销。”李先生表示,这笔开销对于自己来说,负担起来也有些吃力,但现在的社会环境就是如此,不想花也得花。

    网上呼声: 人情消费盼理性

    随着国庆长假渐入尾声,网上也兴起了“晒开销”的活动。在新浪论坛的主题帖中,记者看到,到这里来晒国庆节开销的网民多达数百名,而他们的节日期间消费中,很大部分也是人情消费。网民“苏格兰打卤蛋”在自己的“晒开销”帖中写道,“算起来在我跟媳妇俩身上花的钱才1064元,可参加婚礼、走亲访友花了有2078元,真是‘先人后己’了。”网民残叶听雨在帖中表示,加上自己在节日期间开销一共是1800元,只有一条600多元的狗是能看到的,其他都用来还“人情债”了。

    而随着人情消费在市民节日消费中所占份额的增加,理性对待人情消费的呼声也在网络上日益高涨。新浪网网友“开心一夏”在帖中表示,中国式礼仪之邦,但现在的礼节往来掺杂了越来越多的功利色彩,已经远远背离了先辈祖训,这样变了味的人情消费该“降温”了。 (记者 官华晨)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岛城学车价格涨价 5000多市民扎堆考驾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