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80岁大爷做全职志愿者 志愿服务时结识新老伴

1
青岛新闻网 2010-10-04 06:43:20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他曾是岛城一家时装公司上班的一名裁剪师傅,从解放前上班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退休,一直都没换过单位。退休后的他和很多普通退休工人一样,过着轻松悠闲的平淡生活。2004年,74岁的他半年里先后经历了丧子和丧妻之痛,沉重的打击让他也一度认为自己离生命的终点也不远了。第二年,一直沉浸在苦闷悲伤中的他在报纸上看到“七彩风”志愿服务团招募老年志愿者的消息,就抱着

试试看的态度报名参加,没想到他的人生就此改变。在5年多的时间里,他先后参与了国际帆船赛、奥帆赛、全运会、创建文明城市等重大事件的志愿服务工作,在帮助别人奉献爱心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健康、快乐和幸福。他就是曾荣获“青岛市模范老人”、“第29届奥帆赛志愿服务先进个人”、“2009年全运会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的张崇荣老人。“老年人要参与社会,要在奉献中得到快乐。”今年80岁的张崇荣告诉记者,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只不过是爱上了志愿服务而已。

    “志愿服务改变了我的生命”

    “如果我没有成为一名志愿者,现在还在不在了都很难说。”昨天上午,在利津路张崇荣老人的家里,这位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的80岁志愿者向记者表示,他觉得自己很幸运,误打误撞进入了志愿者队伍。1947年,17岁的张崇荣进入了当时的青岛震泰时装公司,成为一名裁剪师傅,随后公司改制、改革,他一直没有离开,在这里工作到了退休。“退休后,我出去补过几年差,60岁之后便基本上呆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做,天天过日子就是了。我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家庭很和睦”。

    2004年,张崇荣老人接连遭遇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先是二儿子因病去世,让他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痛苦,不到半年,不堪丧子之痛的老伴又患上重病,撇下张崇荣走了。“那段日子太痛苦了,我当时70多岁了,有时候上来一阵悲伤控制不了,我都想跟着老伴一起走了算了”。

    虽然时间在流逝,张崇荣老人依然沉浸在悲伤中。2005年,他在《青岛早报》上看到“七彩风”志愿服务团(“七彩华龄”前身)即将成立,对外招募老年志愿者,服务项目有免费指路、艺术巡演等多项内容。“我想去试试看,孩子也鼓励我走出家门,于是我就去报名了。”张崇荣老人告诉记者,经过申请及审批,他成为了志愿团首批志愿者,被分配在火车站服务站,承担为旅客免费指路的任务。

    从来不迟到的志愿队长

    “当时我住在中韩那边,每天凌晨5点多起床,6点半到119路公交车站等车,坐一个小时到台东,然后再转2路车到火车站。”张崇荣告诉记者,他上岗的时间是上午9时至12时和下午2时至4时,从当年的7月份到10月份,他几乎天天上岗,从未迟到过。“帮助别人确实很快乐,再加上周围志愿者的开导,我慢慢地从阴影中走出来了”。张崇荣说,当他帮年轻学生找到去学校报到的最佳路线,当他告诉一个游客去什么景点该坐什么车,看着他们带着笑容满意地离开,他觉得“特别痛快”。

    后来,认真负责的张崇荣成了免费指路队的队长,他会很细致地排好志愿者值班的日期,除了提前告知外,还会提前一天逐一通知每位要上岗志愿者,“我会问他第二天能不能到,如果有事的话,我就替他。大家的热情都很高,也很少有让我替的时候”。即便如此,张崇荣还是每天都早早地来到火车站,支好篷伞,搬上桌椅,随时解决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

    在随后的国际帆船赛、奥帆赛、全运会等多项重大活动中,张崇荣无一落下,全都参与了。不管是烈日当空还是风刮雨淋,不管是在路口疏导交通还是在奥帆中心服务游客,张崇荣都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件事。当有行人主动走斑马线时,这个年近80岁的老人会一次次地说“谢谢”;当有外地游客需要帮助时,张崇荣除了帮他们解决问题外,还会满面笑容地祝他们在青岛“玩得愉快”。

    “我确实是爱上了当志愿者,有时候一两天不出去,就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情没做似的。在马路上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也不觉得累。”张崇荣说,现在志愿服务已成为他生活中的最重要内容了。

    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夫妇”

    正如张崇荣老人所说:“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多年如一日提供志愿服务,带给张崇荣老人的除了身体健康、心情开朗、生活丰富之外,还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2006年,他在从事志愿服务时,认识了同是志愿者的李秀兰老人,在命运的撮合下,两位独居的老人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志愿者家庭”。在2008年奥帆赛期间,李秀兰老人除了做志愿者之外,还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绣了一幅精美的《福娃图》祝福奥运,被青岛市档案馆收藏。两位白发老人在奥帆赛、创城等活动中因为良好的志愿服务同时被表彰,他们的家庭也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

    这个国庆节,张崇荣老人也没闲着,除了在火车站指路外,他还参加了本报的免费发放国旗活动,将从报社领来的500面国旗发放给市民及游客,庆祝新中国的61周岁生日。“老伴比我大三岁,我们俩年龄加起来都160多岁了。”张崇荣老人肯定地说,只要身体还允许,他会把志愿事业“进行到底”,因为在从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更加触摸到了幸福生活的秘诀,那就是:给予和奉献。(记者 李晓丽 摄影报道)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青岛景点3日客流翻番 举家游敬老游受热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