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小面包后座加张床冒充120 一路颠簸手术白做

来源:青岛晚报-- 2010-09-28 16:56:56 字号:TT

    昨日,市民李先生致电本报热线82860085,称由于正规120急救车不送患者出院,以致医院周围野120急救车泛滥,但这些野救护车在硬件和服务上都有欠缺,他上次雇这种野救护车拉岳母出院,结果把刚动完手术的脊椎又给颠出了毛病。

    事例 坐完“野120”到家闪了腰

    李先生说,一个月前他把岳母从济宁接到青岛来看病,医院诊断为椎管狭窄,要在腰椎上安个支架。在医院做完手术住了两周后,老人非得闹着回老家调养。李先生夫妇只好找车送她回家,“老人腰刚动过手术,我们觉得还是找辆120,让老人躺着送回家更好。可医院的120有规定,不送病人回家。 ”李先生想起老人做手术时,有个中年男子上前问他要不要急救车,李先生就雇了这个野救护车。李先生说,野救护车送老人回济宁共收了1300元。这辆野救护车开起来飞快,在过土路上的一个坑时,竟然把老人刚手术后的腰给颠着了。上周老人回院复查,医生说手术时安装的支架有所松动,并认定是颠簸震动所致,需要再次手术。

    调查 门卫保洁员 都成介绍人

    昨日记者先后来到几家医院调查,发现医院的门卫、保洁员等不少人都成了野120介绍人。记者在一家医院的厕所,发现了一张野救护车的联系卡片,正面写着姓名和一部手机号码,背面还注明了“经营范围”,主要是“接送病人回家”。随后,记者表示需要野救护车,“你们这有没有送病人回家的车?”“有啊,不过他今天没来,给你张联系卡,你打电话联系他就行了。 ”这名门卫说罢,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卡片递给记者。

    直击 普通小面包 车内带张床

    记者立即联系上了卡片上的野救护车车主,半小时后一名40多岁的男子便出现在病房大院。 “走,先看看车。”他带着记者参观了他的“急救车”。记者看到,这是一辆普通小面包车,四周玻璃贴了深色的膜,看不清车内情况。车主打开后备厢,记者才发现玄机:车内除了驾驶和副驾驶座外,其他座位都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张一米宽的简易床,床体不像正规120急救车那样呈凹状,而是平板的,两边没有挡板,在行驶过程中,躺在床上的病人需要有人在一旁看扶着,否则转弯时,很容易从床上滚落下来。这名男子热情地介绍说:“你要是需要,车里还能配氧气袋。就是想要医护人员跟车都行,不过得加钱。”当记者询问医护人员有无行医资格时,该车主直言称有的有,有的没有。至于费用,根据行程算,跑市内一名医护人员最少要100元,到外市的则最少需要300元。

    溯源 正规120缺位 给“野120”空间

    记者从市120急救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22个120急救分中心,其中市内四区共有急救车23辆。此外,根据我市120急救车使用规定,120急救车的行程是:出发点—病人—医院—返回。也就是说,120急救车只能送患者到医院,而不许接送患者回家。记者了解到,这一规定是出于120急救车数量较少,为了对最需要的患者进行抢救才出台的。但该规定也让120急救车的营运陷入尴尬,也给野救护车让出了市场空间。市120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市场上有不少患者需要用120急救车送回家,120急救中心专门成立了一个长途转运组,抽调出一辆急救车,专门负责护送患者回家。记者了解到,这辆120转运车的价格是野救护车的两至三倍。由于目前只有一辆120急救车可以承担外送任务,因此不少出院的患者都将目光投向了野120。

    人大代表 建议

    增加急救资源的投入 制定行业标准规范野120

    对于野救护车泛滥的情况,市人大代表马鸿冰认为,野救护车也并非一无是处。 “差的服务虽然不及好的服务,但至少总比没有强。患者转院坐野救护车,至少还有保命的机会。”马鸿冰认为,野救护车的存在有其“合理”一面,实质上这也是社会对急救资源供给不足的一种自我矫正。马鸿冰告诉记者,他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矛盾,目前正在收集这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并准备在明年两会上提出相关建议或议案。他说,根据他目前掌握的情况,要解决目前野救护车的问题,第一可以“收编”野救护车队伍,由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标准,将他们合法化规范化。第二,可以由政府追加资金投入,增加正规120急救车的数量,以满足出院患者需求。杨海涛 本版摄影 汤臻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