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经十路,般缓慢前行。 以前的早晚交通高峰期,最长不过持续两个多小时。18日,记者采访时发现,中秋国庆两节将至,济南中心市区全天都成了交通高峰期。只要是路口,车主和居民的最直观体验就是“堵”!众多车主出行,往往是明知前面是堵路还得往前开。 遇到过节车流增 堵车堵到“麻木” 这几天,本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在节前这几天,以往部分路段典型的潮汐型交通特点也已发生变化 18日,在商贸圈集中地泉城广场周边,记者看到,虽然不是交通高峰期,且有大量交警在路口疏导,但泺源大街、青年东路、黑虎泉西路、趵突泉南路等处,车辆往往一排就是数百米。 执勤交警告诉记者,节前这几天,大量外地车涌入,直接造成了交通流量的增加。而节前居民出行概率的增加,直接导致车辆和行人出行量的激增。平时,每天的交通流量高峰出现在早、晚时段,主要由于上下班的交通量所形成的。而现在每天的交通流量高峰主要集中在上午10点30分至晚上6点30分之间,交通高峰期被直接拉长。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很多车主都知道哪些路口、哪些路段较为拥堵,但是避也避不开仍是往前开。下午2点半,经十路舜耕路口,自西向东的车流一直排到高架桥上,不少车主都称“已经麻木”。 道路原地改造多 断头路打通少 节前的交通拥堵,固然与居民的出行概率增加有直接关系,而在专业人士看来,省城的路网结构和改造动向难如人意,这使得每次节前都会频发拥堵。 昨天,记者对文化东路、文化西路和经十路进行了调查,发现虽然文化路主要路段都已开通了快车道,但对于经十路同向车流量并没有有效缓解作用。 省城市民权威是喜欢研究道路现状的一位“草根专家”,他认为省城东部的交通拥堵,与路网结构不合理,“断头路”太多有着密切关系。权威认为如今道路改造多是原地拓宽或者“盖被”,而真正打通“断头路”的工程非常鲜见。 “像在和平路、文化东路、经十路之间,山师东路、历山东路都是南北向的分流支路,但这两条路都是断头路,以山师东路为例,如果能打通到解放路,则会有效缓解历山路交通。”权威说,省城支路的密度本来就低,而很多支路又成为“断头路”,在跨区域间缺乏系统性连接,形不成完善的网络。 路网结构有硬伤 车流聚集主干道 对于权威提到的省城路网结构不合理,有组数字可以直观表现,根据国家标准,城区主、次干道和支路的规范比例应是1:1.5:3.5,呈金字塔型结构,而济南为1:0.57:1.52,呈哑铃型结构。使得大部分交通流聚集在主干道上,无法实施区域间交通分流。 济南交警曾剖析说,由于济南支路交通贯通性不强,市区道路呈现“大路交通”的特点,各种交通流都被吸引到主干路上,造成主要交通干道交叉口严重拥堵。 “对于交通拥堵来说,固然路网结构不合理是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文东、文西修好之后,道路通行就会彻底变好?”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教授说,对于道路拥堵,应该看到除了路网方面的问题外,还得看到在机动车数量急速增加的背景下,背后是城市化发展中的公交优先战略实施还需要进一步地推进、优化,以及合理的城市功能布局。 只要能解堵 啥法都应试 18日,有车主告诉记者,“现在,车辆增长速度这么快,拥堵点这么多,我们必须想各种办法来破堵。像单行线,很多城市都在借此破堵,济南的步子应该迈得更大些。” 记者采访时,不少车主称现在为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什么方式、方法都应该尝试。(文/孙珂 图/刘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