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男子诊所打吊瓶猝死 注射药为左氧氟沙星(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0-09-15 06:36:44 字号:TT

    

    “早晨出门的时候还好好的,可是我再见到大爹(伯父)时他已经不行了……”来自湖北的打工者朱升鑫红着眼睛向记者介绍说。昨天上午9时40分左右,从湖北来青打工的小张在经过盐城路13号社区医疗卫生中心时,发现在急诊室中打吊瓶的老乡朱家银已经昏迷,医护人员正在手忙脚乱地抢救,他见状连忙喊来一起打工的老乡,并拨打110报警。随后已经没有任何生命体征的老朱被送到解放军401医院抢救,但是最终医治无效死亡。目前卫生局、药监局和公安局均已介入调查。

    【救护现场】 中年男子诊所猝死

    上午10时左右,一辆急救车在解放军401医院的急诊室门前停下,几名皮肤黝黑的男子迅速将一名已经失去意识的男子抬入了401医院的急诊室。20分钟后,医生从急诊室内走出,宣布抢救无效,该男子死亡。“送来的时候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就已经全都没有了。”医护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而在登记本上,记者也看到医生注明的“院前死亡”四个字。听到这个消息后,几名男子顿时眼圈就红了。“早上吃饭的时候还好好的,没想到竟然能出这样的意外。”死者的侄子朱升鑫介绍说。

    他告诉记者,他的伯父老朱今年60岁,是一名木工,他们一个多月以前一同来岛城打工。身体一直不错的老朱因为着凉发起了低烧,就由一名工友陪着到附近的诊所输液,当晚症状有所减轻。第二天早上8时左右,老朱就一人到医院输液。可就在上午9时40分左右,朱升鑫的手机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铃声,工友小张告诉他老朱在诊所出意外了,已经不行了。

    “当时我路过诊所,老朱就躺在诊所的排椅上,双目紧闭已经没有意识了。几名医护人员围在四周急救,但是就是不见老朱有任何反应。我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打电话叫人,随后我们拨打110报警。医疗中心的工作人员发现他们的能力已经无法组织起有效抢救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就在这个过程中,老朱渐渐没有了呼吸、心跳。”目击者小张介绍说。

  

  【诊所探访】 出事诊所曾闹险情

    “这个诊所不就是前两天输液出现过意外的那家卫生中心吗?”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一名401医院的医护人员自言自语地说。随后记者调查发现,就在本月11日,一名王姓女子在该医疗机构输液时,也曾出现过不良反应。记者翻阅资料发现,9月11日出现不适的女子急救时间是从12时09分到12时25分,急救原因是“输液反应”。“当时也是忙活了好一阵,不过幸好那名女子命大,最终脱离了危险。”医护人员刘先生介绍说。

    随后记者联系登记的急救电话发现,求助人正是这家诊所的医生。“当时那名女子没啥大事,和今天的意外用药也不一样,我们是不放心才将她送到401医院观察急救的。”记者联系到这家诊所,一个姓徐的医生介绍说,但是记者一再追问,他始终没有说出那名女子当时是用的什么药。

    下午2时,记者来到了发生意外的盐城路社区卫生服务站,该服务站已经暂停营业,两扇铁门只留下了一道小缝。在记者亮明身份后,医护人员很配合地让记者进入诊所。在诊所内,记者看到了正在调查事故原因的医政人员,而在诊所的墙上,挂着一块“社区医疗定点单位”的牌子。一名姓李的医生向记者介绍了当时的情况。

    他告诉记者,在确诊老朱发烧后,他选择了用左氧氟沙星和病毒痤两种药品治疗。第一天打吊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而且老朱的病好了一半,所以老朱第二天又来输液,没想到这一次老朱却突然产生了不良反应,发现老朱抽搐后他们立即停药并且展开抢救,并且拨打了120。李医生称,他只是按照常规剂量用药,没有任何违规行为。

    岛城各大医院未现该药猝死病例

    那么,这两种药品是不是会经常引发意外的药物呢?对此,记者采访了青医、市立、海慈、八医等医院的医学专家了解到,虽然这两种药品在使用时不用做皮试,但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其中,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对副作用较多,但大多是肠胃不适、皮炎、抽搐等症状,而且只要医护人员反应及时,不会引起较大的意外,而这几家大医院里也没有因注射这种药猝死的病例。“在临床中,左氧氟沙星引起肠胃反应较为普遍。再就是用完这种药后,要避免在阳光下暴晒,以免引起日光性皮炎。但是在我接触的不良反应患者中,还没有出现过猝死的病例。”青医附院的药剂专家韩志武介绍说。

    而在海慈医院,曾经出现过一名病人在注射了左氧氟沙星,回家后出现抽搐的症状,但是因为抢救及时,也脱离了危险。“虽然说该药品会引起一定的不适反应,但是在临床上这样的患者还是少数,而且只要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停药,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意外。”第八人民医院医务科张充力主任说。

    三部门联动调查

    在意外发生后,诊所的负责人立即向市南区卫生局、药监局通报了情况。两局的执法人员也会同市南警方迅速出动,对事情进行了调查。

    下午6时,市南区卫生局分管医政的刘副局长向记者通报了初步调查结果和处理方案。经过卫生部门调查,该诊所为私立社区诊所,诊所手续和医护人员资质都符合卫生部门的要求,医生自述的治疗和抢救过程也基本合理。对此,药监部门已经取走药品,通过化验药品成分确定药品是否合格,并且在化验结果出来之前,已经下发通知停止使用同批次药品。“我们在暂时停止该诊所一切医疗活动的同时,将组织医疗专家对事故进行认定。”刘副局长介绍说,她告诉记者,该诊所是否有责任,要等所有的鉴定结果出来后才能确定。此外,市南警方也介入调查。

    左氧氟沙星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患者,男,61岁,因前列腺炎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克、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约30分钟左右病人出现精神异常、兴奋多语、坐立不安、两手向空中抓挠。立即停药,改用头孢曲松钠,一天半后恢复正常。

    典型病例2:患者,男,76岁,因肺部感染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0ml,每日一次。第四天,患者出现左上腹疼痛,伴恶心纳差,乏力,尿黄,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停用该药,改用其他抗生素,并用保肝降酶药,一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左氧氟沙星曾被写入“药品不良反应通报”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第二十二期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特别提醒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

    该《通报》中介绍,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关的严重病例报告在喹诺酮类品种中较为突出。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多形性红斑型药疹、喉水肿等。

    因此,对于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通报》做出了两点建议,首先建议临床医生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时,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品说明书规定用药,确需联合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时应合理选择。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癫痫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老年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慎用或在严格监护下使用。其次,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仔细观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尽快明确诊断,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一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通报,就证明这种药品的副作用应该在临床中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医生在使用这种药品时必须慎之又慎。”青医附院的药剂专家韩志武分析说。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