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仇旋风”主政下的“昆明时代”

1
青岛新闻网 2010-09-10 16:37:40 中国商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市委办公大楼的台阶共有二十多级,仇和几步就跨了上去。”日前,有记者来到昆明市委机关大楼采访,一名年轻干部对记者说。将近三年来,仇和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雷厉风行的强势姿态。从江苏到云南,仇和从政的过程中,因其大胆的举措,他一直是社会的焦点人物。

    从2008年初到如今,昆明经历了“仇旋风”带来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公布官员电话、大招商、城中村拆迁、修二环、治污减排、高密度绿化、拆防盗笼等等

,在各种蜚短流长和质疑中,仇和个性的饱满与新昆明大都市的疾进并驾齐驱。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2009年昆明的“政府性融资”较2008年增长了8倍。

    “他或许就是避免昆明陷入经济倒退泥沼的惟一路径。”一位深谙昆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当地官员表示,除了烟草、旅游,昆明似乎找不到其他支柱。甚至在2007年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昆明排名直落至第73位。

    再过半年,仇和主政昆明就将满3年,而他个人也将满54岁。记录昆明发生的一切,不在于个人的功过与是非,但就于公、于私,于政绩民生、于人生智慧,仇和似乎都应值得肯定。

    脱胎换骨的3年

    2007年是昆明经济最为低靡的一年。全市GDP竟比同处西部的成都市落后了将近2000亿元。“当地干部的内心同样低靡,接近底线。不如成都,不如南宁,甚至连几百公里以外的贵阳也有了差距。”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一名官员告诉记者。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云南省提出了“新工业化”的口号,仇和的到来以及之后他的全部改革措施都可以视为“新工业化”布局的一部分。

    许多市民并没有亲眼见过仇和,但街头巷尾对他仍是热议不断。“头发三七开,眼睛虚泡,走路急匆匆,步伐大、有力,说话时双手总是比比划划,看着很不一样。”家住昆明新迎小区的普通市民曾老汉向记者描述着仇和书记在电视里的形象。

    2008年初,一条因打瞌睡而丢掉官员乌纱的新闻报道占据了当地某媒体头条。这几乎成了仇和的铁腕行政见诸报端的强有力表现。尽管事后证实仇和并未作出罢免指示,同时该官员也是替人开会走了“背”字。但大家都知道,仇书记不会那么“随和”,肯定会有大动作。

    而这位仇书记也丝毫显示不出初来乍到的陌生,翻《昆明通志》,看市情蓝皮书,对着昆明的山山水水他总能道出一连串的数据来。

    由于仇和对于昆明城市改造的熟悉简直像一本百科全书,私下里,他被当地人戏称为昆明这所“学校”的“仇老师”、“仇校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之后,“仇校长”又对昆明人引以为豪的福地挑了一堆毛病:“城中空间与城郊空间不对称,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不对称;春城不绿,城市整体形象不佳;交通拥堵,市民出行不便,被一些市民戏称为‘西部堵城’;城中村见缝插楼,春城几乎成为‘村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与现代化都市应有的作用极不相称。”

    昆明的多数官员显然没有见识过如此不留情面的质疑!尽管没有公开的反对,但也有人被思想上的障碍堵得严严实实,他们不解,“历届书记、市长乃至更高级官员也没有做过如此评价呀。”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贵人鸟签约11位世界顶级斯诺克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