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青岛支教大学生:一月走坏两双鞋 接雨水洗漱

1
青岛新闻网 2010-08-30 12:56:30 青岛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背起奉献的行囊,去收获希望的果实。 ”带着从上一届支教团传递下来的嘱托,捧着支教西部的信念,中国海洋大学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又要出发了。而此时在金沙县清池镇,贵州大山的深处,来自济南、大连、青岛等地的大学生组成的 “扬帆黔行”支教团已将大海的深情传递在青山之间。 再苦也要留下来

    “为孩子带去大山外面的光”,带着这个单纯的念想,一年前

的这个时候,海大研究生支教团九位大学生带着新鲜感和热情走进贵州煎茶中学。回想当时队员们踊跃报名的场景,队长李靓说:“大家的情绪特别高,满怀信心迎接这场人生的考验。 ”

    但困难来的有点猝不及防。在贵州煎茶中学的第一天,让李靓难以忘怀。课前,她浏览了班里孩子的语文试卷,70多人的班级,成绩及格的只有两个,许多学生甚至连拼音都不会。第一节课,她竭尽全力吸引学生注意力,汗水湿透了上衣,下面几个学生却一直趴在课桌上睡觉,点起一个男生回答问题,他一言不发。 “当时在想,我来支教能做什么,又能改变什么?绝望,特别绝望。 ”她哭了。

    晚自习她走进教室,看到讲台上堆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中间还夹着一封信,信是课代表覃蓉写的:“老师,我们错了,让你哭了。我们不是故意的。我们很想学知识……睡觉的学生家住得很远,早上五点就得起来翻山上学,他们保证以后再困也不上课睡了……”那一刻,李靓打心底爱上了这群孩子,她暗自下定决心:“即使再苦也要留下来。 ”

    初来乍到水土不服,齐晓敏不停地咳嗽、发热、头痛,但看着孩子们红彤彤一片叉号的试卷,想想去县医院要耽误一天的课,她吞下几粒银翘片,继续上课。从一个学生家访问回来时,她的嗓子已经哑得说不出话来。在贵阳的医院,她被诊断为严重肺炎。医生对她说,你的病就是拖出来的,再晚点小命都可能没了。但住院时,她焦灼的想念着孩子,只住了一周,就又回到了煎茶中学。

    贵州“天无三分晴”,洗的衣服很久不干,他们就穿着湿衣服去上课;学校经常停水,他们就用大盆小盆接着雨水洗漱……对于这些困难,齐晓敏没有失落感:“孩子们一天只吃两顿饭,脚上永远只有一双鞋,他们太苦太懂事了,我们除了埋头苦干,还有什么话说? ” 山里的孩子笑了

    山里的孩子从小就要承担起养家的一份责任,生活的艰辛刻在脸上,他们大多不喜欢与人交流。 “有一次,我故意提出一个刚刚讲过的问题,希望他们主动回答,却没有一个人举手”,为了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扬帆黔行”支教团的丁晓琳和队友开设了拓展课,让他们分组完成指定任务,“孩子们都有好胜心,要完成任务需要合作,这中间必然要沟通。 ”渐渐地,他们发现孩子们开口、尝试着交流了,笑容也多了。

    初一学生刘家芳成绩在年级稳列前茅,却几乎不和同学说话,常常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不是看书就是发呆,放学就匆匆离开。丁晓琳去她家访问后,才知道她母亲去世了,父亲一直外出务工,住在舅舅家、长期缺乏父母关爱让她变得很内向。丁晓琳劝说她加入拓展课,在一个“生死电网”拓展项目上,刘家芳所在小组的几名同学都没完成任务,已经过关的她脸涨得通红,在旁边大声的给队友加油鼓劲,后来居上的他们在赢得胜利后紧紧拥抱在了一起。几堂拓展课下来,她慢慢地爱笑了,还成了团队的“小军师”。

    每节课之前,海大研究生支教团的刘子洲会让两名学生上台背诵诗歌或讲励志故事。高一四班的姜宏轩从不大声说话,不敢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得知他特别喜欢《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故事后,刘子洲鼓励他:“既然你那么喜欢,为什么不给大家讲一段呢? ”于是,轮到他演讲时,他上台讲了一段“智取生辰纲”,但因为讲得情节混乱,普通话又不标准,底下的同学听得云里雾里。 “他磕磕绊绊地讲着,讲不下去的时候就用求救的眼神看着我,想要退场。 ”

    “做事要有始有终。 ”刘子洲鼓励他。他花了规定时间的两倍,终于把故事讲完。后来,他又主动找到老师,觉得上次讲得不好,希望能再讲一次。 “这一次,他学会了卖关子,底下的学生都听得很入神,许多学生被他逗乐了。 ” 校长给志愿者鞠一躬

    一个月的时间,总行程近千公里,走访了500户家庭——学校走廊上的那则通知,让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高群完成了这次长征般的家访。

    “通知说,从下周起,没交学费的学生不允许在教室上课。我心里‘咯噔’一下,我们班那几个没交学费的学生下个星期能把学费交上吗?那几个没报到的孩子下周还能看见他们的身影吗? ”高群和其他队友商量了一下,决定去了解孩子们的家庭状况,“不能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 ”

    家访的道路并不平坦。学生们住得很远,最远的村寨他们要步行五、六个小时,常常是到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回来的路上伴着星星月亮。九个人一个月加起来走了近千公里,钟大森为此穿坏了两双运动鞋。

    家访了解的情况让他们揪心——被访学生中,近六成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大多和年迈的老人生活在一起,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学费也没有着落。

    他们在人人网上发表支教日记,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贫困地区孩子上学问题。他们向母校求助,在各学院讲述支教故事,一位贫困生拿出家教挣来的300块钱说:“因为好心人的资助我才能读到大学,不能让这些弟弟妹妹念不上书。 ”一年时间,他们为煎茶中学贫困学子筹集助学金逾七万元,为“花蕾行动”筹措专项资金两万余元,资助了贵州德江500多名小学生。

    山区学校数量少,很多村子没有小学,孩子要赶一个小时的山路上学。而学校条件很差,没有电灯,三条腿的桌椅用砖头垒起来接着再用,下雨天,师生上厕所都要淋雨。支教团决定筹款援建小学。几个月的呼吁奔走,他们筹到4.1万元,选择在交通较便捷的大路村援建大土小学。资金有限,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搬运石块、砌墙,支教团成员自己动手粉刷墙壁。小学建成那天,看着平整的水泥操场、焕然一新的桌椅和黑板,看着孩子们脸上绽放的笑容,三十多岁的校长对着志愿者深鞠一躬。

    从那天起,大土小学有了新校舍,也有了新名字——山海小学。 收获永久珍藏的回忆

    一年的细碎时光,过得很快。临别时,望着孩子们在追着渐行渐远的车子跑,志愿者们哭了。

    李靓说,“孩子们都说我像姐姐,姐姐走了,弟弟妹妹你们要保重。慢慢地,你们会长大,会习惯离别,学会成长。 ”这一年,她对大山的感情也丰富起来:“最初觉得,不是这一层层的山,修路怎么会那么困难?经济、教育状况怎么会那么落后?生活怎么会那么局限?可是,不是这一重重的山,又怎么会有孩子们的纯真、善良和当地村民的热情好客?这方水土养育了一群可爱的人。 ”

    张璐明白了感恩。 “一年的时间是短暂的,与其说是我们改变了学生,不如说是学生改变了我们,他们让我懂得感恩,让我学会了理解老师、父母。 ”

    钟大森则收获了队友间的友谊,“我们来自不同的院系,是共同的目标把我们集合到了一起。在这里,我体验了第一次独立做饭的欣喜;在这里,我们共同排练节目,每一个设计都渗透着我们的智慧和默契;在这里,有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虽然不说,但我相信大家都已把彼此当成了一辈子的姐妹兄弟……”

    “扬帆黔行”支教团年龄最大的陈哲今年大学毕业,但他放弃了找工作,第二次来到贵州支教。他说,“在这里,实现了理想主义的梦,把光带进来,照亮了孩子的心,也点亮了自己。 ”

    “90后”邹益文在支教中证明了自己:“很多人说‘90后’是非主流,这次支教证明我们能够接过前辈的接力棒。 ‘90后’不输任何一代,我们也有理想,有信念,有爱。 ”

    从2007年暑假第一次支教时的6人发展到今天的37人,“扬帆黔行”支教团队伍日渐壮大。从2002年第一次报名时的乏人问津到如今要从数百人中选拔队员,海大研究生支教团正一步步走向成熟。八月,又一批支教队员要跟大山说再见了,更多的青岛大学生则满怀热情准备走进这个让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将收获值得一辈子珍藏的青春回忆。(孙庆伟 刘缓 王笑媛)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上班高峰老人插队挤公交 青年提醒被指不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