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对于中国民众来讲,称得上是“多灾多难”的一年,暴雪、地震、洪水、泥石流此类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在毁坏家园的同时,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离别与伤痛。 庆幸的是,在灾难面前,我们并非无能为力。我国政府、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志愿团体等各方各界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 笔者以为,要做大、做好公益事业,单凭捐赠主体一次或多次的解囊相助,恐怕只是“杯水车薪”。毕竟,相对庞大、亟待救援的受助群体来讲,这种单纯依靠“外援”的“外源型”捐赠,金额有限、力度有限、影响力有限。只有通过实践“可再生”的捐赠,使发起的公益事业具备“成长性”,比如影响范围更广、影响深度更强,才能带动更多公益力量更有效地参与,发挥出“1+1〉2”的效果。近期,以姚基金、青岛啤酒为代表的公益力量正在进行有益的尝试。 近日,以“一切为了童年”为主题的“2010姚基金慈善之旅”晚宴在京隆重举行,共筹集善款994.18万元。8月14日,“激情无限 大爱无疆”2010青岛啤酒•QSL慈善盛典在青岛筹办,募集善款高达1294.8万元。不同地方、不同主体的两场慈善活动,有着诸多的相似点,比如募捐的形式都是捐款、捐物竞拍,参与的人群除了发起者自身外,还包括了体育界、文艺界的知名人士。看似并无新奇的慈善活动,笔者以为蕴含着极具实效性、高价值的公益模式的思考,正是有了众多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助力助推,我国慈善事业才能如此蓬勃发展。 以青岛啤酒发起的“激情无限 大爱无疆”QSL慈善盛典为例,除了青啤自身的捐款外,青啤众多经销商也闻讯而来,并在盛典现场踊跃捐款,并积极参与竞拍,成为善款募集的最重要主体之一。此外,青岛啤酒还通过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黄健华先生为首的QSL体育联盟有限公司相互协作,邀请知名NBA球星穆托姆博、中国篮坛“女巨人”郑海霞、著名歌手刀郎、中国羽毛球领队李卫国、上海原东方大鲨鱼主教练李秋平、名模马艳丽、本山传媒王小虎、张可等体育界、文艺界人士、分众传媒、乔丹体育、招商物流、江苏英迈、体坛传媒等商界高层代表到场,共同出席慈善盛宴。 笔者以为,千万级的募捐金额,任何有实力、有责任心的企业都可以负担得起,但是与发动更多力量、进而扩散到更广范围的此类公益模式相比,前者推行公益事业的效果却相差甚远。 青岛啤酒在探寻这种“动态成长”公益模式的道路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其与中国青基会、QSL体育联盟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青岛啤酒•QSL青少年体育发展基金,通过基金组织并开展“快乐篮球支教行动”,通过在大学生群体中征集创意支教方案,集思广益,推动贫困地区在校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在开展活动期间,青岛啤酒还通过其“炫舞激情”NBA啦啦队选拔赛选手、NBA体育巨星、经销商、明星、商政界人士等各种资源的联动,实现捆绑,达成公益影响力的最佳效果。 笔者以为,“公益”的道路无止境,无疑,需要政府、机构、企业等各方坚持不懈地推行。同时,“公益”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影响最大范围的“公”众,只有这样,才称得上“大公益”,才能在社会上形成公益风潮,这样的公益事业才能发挥最大的功用。(张以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