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北京官方解密224位局处级领导干部出炉全程(图)

来源:新华网-- 2010-08-24 14:24:33 字号:TT

8月13日,北京市委组织部召开北京市2010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新闻发布会,5名局级新任职人员亮相。 王钰谊摄

    8月13日,北京市委组织部召开北京市2010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新闻发布会,5名局级新任职人员亮相。 王钰谊摄

    核心阅读

    前后历时3个多月,北京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选选才”,近日落下帷幕——224位局处级岗位任职人选,走上新岗位。

    这次公开选拔,是北京第十次“公选选才”。所设241个职位(后因取消或空缺减少17个),涉及全市18个区县和50个市直机关及市属企事业单位,涵盖经济、文化、社会和城市建设管理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赛场选马”,如何赛、怎么选,从而确保选出“好马”?北京这次公选,突破传统考试思维,大胆创新选才模式,受到广泛关注。

    北京市此次公选产生的这224位新任职人选,包括副局级38人,处级186人。当中,超五成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77人拥有高级职称,“高学历、高素质、年富力强”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不少报名参加选拔的干部感慨,也有很多市民评价:此次公选测评体系、考核方式新颖,注重实效,选出的是人才、是公心、是民意,让胜出者服众、落选者服气。

    笔试

    按照岗位类别出题

    着力组织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发掘考生潜力

    11416人,这是北京今年公选的正式报名人数,创历次公选之最。据北京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介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次借助公选平台“海选”主管科研的副校长。该职位受关注度之高,大大出乎校方预料:要求硕士以上学位,所有报考者都是博士,1/3有海外留学经历。

    这么多高素质的人才参与,如何让选出的干部不但“考得好”,而且在今后的岗位上“干得好”?北京坚持“干什么、考什么”,推行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测评体系,考题设计、考核方式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考素质”转变,让“干得好的考得好”。此次公选按照岗位类别出题,注重与职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相匹配,着力考查领导干部的组织领导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并能充分发掘考生的内在潜力。

    5月8日上午,副局级职位笔试日。考生赶到位于北京八中的考场,参加市发改委副主任、市教委副主任、市科委副主任、市国土局副局长职位的笔试。8时30分至9时为“领导特质测试”,9时至12时为综合素质考试。“领导特质测试”全部是选择题,旨在从各个侧面考察考生的领导能力。

    翻看申报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的行政类试卷的部分试题——

    案例分析题:某市有座百年古桥,因频遭重车碾压已沦为危桥,但在计划实施拆旧建新时各界意见不一,如由你负责该项工作将如何决策,并谈谈政府部门在决策时应把握好哪些原则?

    分析论述题:联系考生的工作体会,参考材料中关于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世界城市的观点,就如何履行好申报职位的职责进行论述。

    ……

    很多考生在笔试后表示,这次的考题并不难,但着重考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经验。“靠考前突击是不行的!”一位竞争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的考生说,考的是平时的积累,突出对实际工作能力的测评。

    面试

    让服务对象作评委

    评委对照业绩报告和职位说明书打分,立体化了解考生

    经过激烈角逐,1392人闯过笔试关,获得面试资格。根据笔试总成绩,232个职位按照各个职位得分高低顺序取前6名“晋级”面试。

    北京从2008年公选开始,在面试环节引入公选职位单位的干部群众等人员作为“考官”。在此基础上,今年公选实行“大评委制”:让公选职位单位的干部群众代表、“两代表一委员”(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及服务对象作为评委参与评分。“群众评委”的人数比专业评委更多,每一名评委都有相同的打分权限。

    5月29日上午,北京会议中心的38个考场中,参加公选干部局级职位面试的227位考生,不再像以往那样“轮流过堂”,而是按照所报考职位每6人一组,围坐在三面的会议桌前,展开“无领导小组讨论”。评委简单介绍考试要求便不再发问,把考试的进程全交给6位考生把握。

    在这种类似“圆桌会议”式的考试中,每位成员用5分钟阐述各自观点,然后进行30分钟自由讨论,最后确定小组观点并推选1名代表做3分钟总结陈述。自由讨论中,大家有交流、有争论、有改进,有的考生善于倾听意见,有的考生能够坚持己见,有的考生及时作出修正,讨论时间只剩下30秒时,小组意见终于达成一致。

    “这种讨论形式新颖,注重考查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30分钟里是在综合表现自己。”一位考生说,答案没有统一的定论,评委更看重的是考生在讨论中表现出来的言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

    另外,与往年的结构化面试不同,今年实行半结构化面试。不仅评委增加了,题目也从6位考生都回答固定的3—5道题,变成只有一道必答题,其余问题都由评委根据考生履历、工作情况、临场表现、职位要求等因素现场提出,无论专业评委还是群众评委,都有权发问。考试在开放性、综合性方面有本质提升。

    “承担完成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参与某大型商务区规划和招商引资”、“处理山区农村突发群体事件”……进入本次公选各职位笔试前6名的考生,在面试前都被要求提交一份个人近3年工作业绩报告。

    “以往当评委,主要是看考生在面试现场的表现。”一位市科委副主任职位的群众评委说,“这次手里有了业绩报告和职位说明书,一下子感觉到对考生的了解立体化了,考生的能力和职位要求也对应起来了。”

    考察

    候选人信息上网“晒”

    要求申报房产、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10个方面个人情况

    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还要实现考试环节与考察、民主测评环节的有效衔接,确保全面客观地衡量干部的德才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和群众公认度。

    通过网络报名、资格初审、笔试、面试等环节,232个局处级职位的696位候选人成功“晋级”,进入公选考察阶段。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刘宇辉表示,这些候选人将按照3∶1的比例进行差额考察,如果经考察无合适拟任人选,该职位将空缺。

    6月21日,38个局级职位干部考察组开始前往候选人所在单位,通过开展民主测评、核实人事档案、进行个别谈话、听取干部群众对候选人的评价等工作,最终提出拟任职人选。此外,考察人选在现所在单位工作不满3年的,还需到其原工作单位或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延伸考察并公示。

    为进一步提高公选的透明度和公开度,此次考察公示期间,候选人的个人资料首次被“晒”在互联网上,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现工作单位及职务等。引人注目的是,入围者还被要求亲笔填写《个人有关事项申报表》,详细申报房产套数、面积、权属,从事哪些投资项目,是否曾婚变,配偶和子女从业情况及出国(境)留学、定居情况等10个方面的个人情况,一旦发现不实申报,取消任职资格。

    北京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做,组织可以掌握干部的有关个人情况,杜绝虚报、瞒报现象发生。可以让干部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防范“带病提拔”。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