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洪涝影响蔬菜减产涨价 青岛六措施稳定菜篮子

1
青岛新闻网 2010-08-24 11:28:01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青岛新闻网8月24日讯 近期,我国南、北方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蔬菜减产、价格上扬,8、9月份是青岛台风、暴雨的高发期,也是青岛传统的蔬菜生产淡季,蔬菜市场供应压力增大。记者从青岛市商务局蔬菜副食品办公室了解到,截至8月19日,青岛市区抚顺路、城阳、华中三大蔬菜批发市场蔬菜上市量为2200余吨,同比基本持平;平均批发价格为1.81元/公斤,同比上涨16.7%。近日,国务院专门就“菜篮子

”工作做出了部署。根据青岛市政府对今年“菜篮子”工作的总体安排,下步,青岛市商务局将采取措施,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府调控力度,确保“菜篮子”市场供应稳定。

    六项措施保障“菜篮子”市场供应落实

    “菜篮子”商品储备。5月份部署安排的3300吨圆葱、土豆等耐储蔬菜和2000吨猪肉等夏淡季储备,目前已全部落实到位,9月份将再安排7700吨大白菜等蔬菜和1500吨猪肉等冬季储备,11月份储备到位,使全年“菜篮子”商品储备总规模达到1.45万吨。进一步加强对储备商品的检查和投放管理工作,确保“数量足、质量优、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组织相关保供企业按照2-3天销量增加企业周转库存,增强货源保障能力。同时,调整完善应急储备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促进产销衔接

    落实与河北、潍坊等蔬菜主产区的区域产销合作协议,组织流通企业、批发市场和营销大户,深入主产区落实货源,加大外地货源调入力度。推动利群集团等大型流通骨干企业的生鲜物流配送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完成平度南村、城阳蔬菜等批发市场冷链设施建设和市区6-8处农贸市场的标准化升级改造。依托“农超对接”、“阳光食品工程”等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开展3-5次大型连锁超市与产地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直接对接活动,举办第十三次集团消费单位网络联合采购招标会,进一步扩大“菜篮子”商品的直采、直供规模。

    优化交易环境

    组织批发市场通过优质服务、减免费用等措施,积极吸纳客菜入市。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不扣车、不罚款、不卸载”和“优先放行、优先通过”等“绿色通道”优惠政策,保障蔬菜运输畅通。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净化蔬菜市场经营环境。

    加强市场监测

    密切关注极端灾害天气、台风、暴雨等对蔬菜市场的影响,加大监测力度,增加监测样本,及时发布信息,通报情况。加强对河北、内蒙、东北等主产区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产地的生产、货源流动情况。一旦发现市场有异常波动的迹象,立即启动日监测报告制度,迅速预警预报。

    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深入开展流通领域蔬菜质量专项整治活动,督导214家蔬菜质量检测单位落实“逢进必检、问题退市”制度,加大对韭菜、芹菜、油菜、小白菜等重点品种的检测密度,全年累计抽检蔬菜50万批次以上。积极推进市区批发市场的派员监督检测制度。会同有关部门督导市场严格落实“产地登记、索证索票、查验备案”和“产地、检测双证明”制度,杜绝产地不清、质量状况不明的蔬菜进入我市。

    推进“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

    结合8分钟社区居民消费圈建设,支持万福、金锣、龙大等品牌企业发展“放心肉”品牌连锁店,实行配送、品牌、形象、管理的“四统一”,扩大优质品牌猪肉的供应,力争年底前达到900处,基本覆盖市区居民社区。支持定点屠宰企业发展自有或合同养殖基地,推动市区76处农贸市场建立“厂场挂钩”机制,建立稳定安全的货源渠道。加快香港五丰行、万福集团屠宰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压减布局不合理、设施落后的小型屠宰点,年内全市屠宰厂点压在40处以内。完善猪肉质量追溯系统,力争年底前在市区范围内的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和专卖店,基本实现可追溯。(青岛新闻网记者 张国勇)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小麦收购价格小幅上涨 青岛加强监测保障稳定
下一篇:爱心跨越国界 韩国牙医为城阳200名老人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