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常在我市东部某商场超市购物。排队交钱的时候,笔者发现使用购物卡消费的人非常之多。甚至在该超市,连续三次不同的时间,笔者前面的人都是用购物卡付款。 笔者因此特意观察了这些购物卡的主人。他们大部分为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年轻人很少,购买商品的种类非常多,付款额大多超过一百元。付款的时候,许多人甚至从兜里拿出数张购物卡,购物卡常常包在一个红包里。一张金额不足换另一张。 这 购物卡常常是权钱交易和商业贿赂的产物,当然也不能忽视某些企业会用购物卡来给员工发放福利,但是比例不大。大部分购物卡可以归为“灰色收入”甚至“黑色收入”。其中,又以政府机关所占比例最大。最近有消息称,重庆公务员上交五个月的灰色收入,竟然达到近三千万元。由此可见,中国大部分购物卡的主人是公务人员。 8月18日《黑龙江晨报》报道: 记者听到开发票的工作人员不时和顾客确定着发票上单位的名字。某民营医院的一位会计告诉记者说,每到年节,都少不了“孝敬”相关单位。“直接送钱太扎眼,送张购物卡,面子上好看,还很安全。”其还告诉记者“送卡也要分层次”,在南岗区某商场,他刚刚买了20张1000元面值的卡,“这家商场比较大众化,这里的购物卡是送给那些‘正管我们的小头头’的,一般是我们去办事时直接送过去。”而另外一家高档商场里的5张5000元的购物卡,“那是给‘实权派’的,多是我们老总亲自去送。” 购物卡现象,反映的是我国现阶段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在目前的体制下,一些人手中的权力可以直接变换为金钱和购物卡。 可以肯定的是,不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壁垒,不做深层次的体制改革,购物卡的强劲势头就不可能减缓。拥有权力者收受了购物卡,就会做出私下交易,破坏了公平,损害了规则,毒害了社会风气。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购物卡在饱受诟病的同时,也确实为拉动消费做出了贡献。由于购物卡不能兑换现金,持有者只能在一定期限内将其花掉,因此更能直接的促进消费,拉动内需。 但是,拥有购物卡的毕竟是少部分人。农民、城市中的中低收入者,社会中大部分人还是不能享受到购物卡消费带来的幸福。 当我国又一个30年的发展到来之机,我们在改革开放第一个30年发展中积累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改变经济发展过于依靠外需的现状已经不容置疑,而维持我们经济发展势头的关键,是内部消费。要想启动消费,即便部分人购物卡再多,也无济于事。增加中低收入者合法收入才是正道。 问题的关键在于,谁能向普通老百姓送上购物卡呢?(任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