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中国千吨新型猎雷舰成功抗击水雷实弹爆炸(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8-17 11:21:53 科技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美国近年来一直重视舰艇的抗水下冲击能力,对新型舰艇都要进行类似试验。(资料图)

    甘当“黑脸判官”

    2005年11月,在某型猎雷舰系统试验中,猎雷舰成功灭掉被锁定的水雷。返航后,工程师许海昀连夜对试验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当处理结果摆在面前时,他不由惊出一身冷汗——猎雷舰的悬停控位精度与战技指标要求相差20米。

    然而,试验数据一经公布,立即引

发争议。工业部门认为猎雷舰本身没有问题,而是靶场测量系统精度出了问题。

    试验分析会上,双方唇枪舌剑,展开激烈争论。

    “如果是测量系统有问题,我们当然会很‘掉价’,但面子事小,家国事大。如果舰载导航设备精度不可靠,明天损失的可能就是猎雷舰,丢掉的可能就是官兵的生命……”面对对方的强硬态度,试验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季新据理力争。最终,双方一致决定:重新试验。

    几个航次的试验,问题终于“浮出水面”:舰载导航设备不能正常接收岸基信标台的差分信号!

    “今天试验场上的烽火硝烟,与未来海战胜负相关、与官兵生命生死相连,我们如果试验中把关不严,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该所政委王先举的这番话,道出了全体试验官兵的心声。

    随着新型水中兵器快速发展,该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对海军战斗力生成负责、对未来战争胜利负责、对参战将士生命负责”,是他们的庄严承诺。为此,他们敢于唱“黑脸”,也经常与工业部门携手共克难关。

    某型鱼雷空投附件,是一型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在进行定型试验时,却发生了因降落伞打不开导致鱼雷摔坏的意外。该所某技术室主任姜培林带领课题组研究发现,鱼雷空投附件的电熔开锁装置不可靠、不稳定,导致降落伞不解锁、打不开。他发现引进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和质量问题。

    “一定要让工业部门了解真实情况。”姜培林连夜起草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建议取消该型空投附件进口。很快,工业部门进行专题研究,采纳了他的建议,及时中止了该型设备的进口。事后,工业部门一名负责人激动地说:“没有你们强烈的责任心,国家花巨资进口的设备,可能就是一堆废品。”

    笑对生死试验

    2007年10月,某型舰艇水下抗冲击爆炸试验第二航次紧张展开。随着起爆命令下达,起爆控制项目总师董忠臣用力按下起爆按钮。然而,时间一秒一秒地滑过,海面上平静依然,战雷没有爆炸!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空气仿佛凝固……试验现场指挥员陷入了两难境地。面对险情,宁永成和董忠臣对起爆系统进行仔细检测,初步断定战雷内有一道保险没有解除,起爆能源无法加到电雷管上,因而未能成功引爆。

    “风险再大,也不能把隐患留在海里,启动未爆战雷打捞预案!”经过科学分析后,宁永成果断做出决定。

    这是一次生死考验。电磁干扰的不确定性,风浪中的不规则晃动,都有可能引起战雷爆炸。打捞组成员、试验员刘建友小心翼翼地解下电缆接头,接上短路保险接头,完成了断开电缆的第一步。随后,战雷被一点点拖出水面……

    此时,舰船上只留下宁永成、董忠臣等少数参试人员,其他人已经全部撤离到安全区域。在进行全身静电防护处理后,拆雷正式开始。董忠臣深深吸了一口气,手把手地指导刘建友慢慢拧动战雷起爆装置的螺丝。

    断开各种连接、取出聚能起爆装置……一系列动作完成后,官兵们凝重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一场危机化解了。

    在该所,像董忠臣一样常年与战雷、炸弹等危险火工品打交道的科技干部还有很多。工程师宋敬利曾在2天时间内拆除过5枚未爆炸的深水炸弹。事后,有人问宋敬利:“打捞炸弹那么危险,你就不害怕吗?”

    宋敬利微笑着作答:“说不怕那是假话,我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妻儿老小。可要是害怕上战场,还是真正的军人吗?!”

    大海深处牧雷霆,碧海蓝天树丰碑。在硝烟弥漫的试验靶场上,在充满风险与挑战的严峻考验面前,水中兵器科研试验专家们,用精忠报国的赤子丹心,尽显当代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记者 张强 通讯员 于贵民 肖德伦)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北京特大卖淫集团揭底:培训小姐免费服务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