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09 喜看新成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改到位,不变通 综合推进,攻坚克难,深层次的改革“路线图”一一化为现实 风雪袭营口,眼前的辽河载着浮冰,缓缓涌动。冰层下,这条江河并未失去以往的伟力,默默地凝聚能量,不论遇到怎样的险阻,终将投向渤海的怀抱。 辽沈大地正轰轰烈烈推进的一场文化变革,与此相似。 辽宁方面安排的采访中, 全省110多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事业人”一步到位变为“企业人”,因不留壳、不借壳、不建壳而“不可逆,可核查”。 报刊退出机制不再是纸上写写、会上说说,全省第一批注销市场生存能力弱化、不符合报业发展规划的报刊达12家,安置242人,解决债务5000余万元。 广电系统有合有分,原辽宁人民广播电台、辽宁电视台、辽宁教育电视台“三台”重组为辽宁广播电视台,用“化学变化”规避“物理拼接”;影视剧、综艺、体育等节目的制作业务正分离出来,部门、人员启动制播分离。 辽宁中部城市群报业资源整合全面启动,一批晚报、都市报改换的,不仅是报名。 全省近8000家网吧在全国率先连锁经营,无数孩子家长恨之、斥之的“管理真空”不复存在。 利用广电网络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前3年、节省近90%资金,实现对1.1万个行政村、6万个自然村(屯)、100万户农村家庭的覆盖…… 当前辽宁文化体制改革的主题词,就是四个字:攻坚克难。 压力来自哪里? 群众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近乎饥渴,可大量文化创造力仍被束缚在缺乏活力的体制机制中 在外人眼里,辽宁文化体制改革的步子历来不慢,如今为什么依然如此紧迫? 最大的压力来自哪里?来自城市露天广场风雨无阻,扭着大秧歌、唱着大合唱的市民,来自乡间对二人转看了一遍又一遍而乐此不疲的农民。 2008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只有71.34亿元,仅占0.5%。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远远跟不上物质生产力的增速。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刚到农村调研文化发展,问一位老农最关心什么,“挣钱呗!”“然后呢?”“看病呗!”“然后呢?”“治安呗!”“然后呢?”“上学呗!”……随行的干部猛使眼色,怎么不说说省上干部想问的文化?老农憋到最后,才来了一句:“有钱了,乐呵乐呵呗!” 李刚后来在省委常委会上讲了这个故事,领导同志全都会心地笑了。他进而引申:“富裕了追求文化消费,是一方面;反过来看,对千千万万还在追求富裕的群众来说,信息的交流、知识的更新、文化的进步,可以大大加速他们致富的进程。对这一点,他们自己也许还意识不到,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民政府,没理由无所作为。”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中国更上层楼的艰巨任务。可是,众多文化部门,眼下还不足以当此大任。 营口市评剧团、青年京剧团和歌舞团有在编演职人员179名,这些年的演出收入以每年20%的幅度递减,2008年“三团”收入总和仅为34.4万元。演一场大戏,主要演员有时光化妆卸妆就耗时4个小时,但“只能得到10块钱的演出补贴,每个月只能拿到1300多块工资”。 有些文化产品花了巨资,却远离人民群众,在演出市场压根儿看不着。有人称之:“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得奖是根本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 还有各种报刊,大都靠单位订阅和邮局发行;大部分省市级党报要靠自办晚报、生活类、都市类报来改善经营状况…… 身处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而许多文化创造力仍被紧紧束缚在缺乏活力的体制机制中。面对此情此景,“你睡得着觉吗?”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江自问自答:“反正我睡不着。” “三关”当道 面对观念关、利益关、政绩关,辽宁首先原原本本地讲清:文化体制改革为何物 要说人人都睡不着觉,那是假话。 客观现实是,文化体制改革这一任务提出近10年,辽宁各地、各部门在“点”上取得不少经验,但要在面上推开,阻力仍然不小。落后的体制机制对文化生产力的束缚,人人都有感觉,可一旦涉及切身利益,“不理解、不情愿、不积极”的情绪就冒了出来。 从辽宁看,“三不”情绪,源自过不了的三道关。 一是“观念关”。闯市场的赵本山、范伟、潘长江们个个活得滋润自在,可他们的“摇篮”——辽宁铁岭民间艺术团依然举步维艰。谁都知道,转企改制必须核销事业编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进行企业工商注册登记,同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事业人”变成“企业人”。这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文化事业单位的出路所在。可对事业编制,大多数人不想丢。没了这个身份,跌份儿。 二是“利益关”。辽宁省委、省政府领导分析:有人不愿整合,或许是怕失去对人财物的支配权;有人不愿改制,或许是怕失去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铁饭碗”;办网吧的不愿连锁经营,或许是怕失去“昧良心”的高额利润;不愿放弃事业身份的人,除了观念的因素,也有“两头吃、两头都要占”的考量。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不只是普通群众的想法,相当一级的领导干部打着相同的算盘。 三是“政绩关”。按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但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心目中,经济发展最能体现政绩,文化是“彩头”,抓得紧一点、松一点,发展快一点、慢一点,无伤大雅。有的领导干部谈及文化体制改革时,明着说:“我这里经济形势这么好,文化单位那几个人又不是养不起,干吗去费那个劲?” “三关”当道,并没有阻挡辽宁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除了反复宣讲改革始终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早改革,早受益”外,辽宁坚持做到“三个原原本本说清”:说清文化体制改革为何物,说清文化体制改革怎么搞,说清文化体制改革与参与改革的人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样,大道理立住了,误解消除了,怨气化解了,大多数人由改革的持疑者、观望者、促退者变成热心者、参与者。营口市委书记赵化明的话一针见血:“改革文化体制的根本目的是振兴文化产业。如果我们真是看到了这一点,就不应以文化安全、社会稳定、公益与产业、经济属性与文化属性的差异为借口,无视时代的要求,阻挡市场的潮流,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有任何消极做法。” 寻找改革动力 “不到群众中去,不经受市场的检验,你还如何体现主流意识形态?” “没有最广泛读者的党报,如何能传达党的声音,谈什么影响力?党报是报刊市场理所当然的主角!”从2009年4月1日起,《辽宁日报》55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改版开始,目标只有一个:让订辽报的人爱看辽报,让不订辽报的人买辽报、看辽报。 “有的同志总感到党报贴近读者、走向市场会弱化党的领导,会影响舆论导向。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你不到群众中去,不经受市场的检验,你还如何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分管新闻工作的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孟繁华这样说。他们还爱作一个形象比喻:作为国有企业的大连造船厂改制、面向市场后,难道会去造原子弹? 于是,改版后的辽报在严肃性、权威性和可读性、服务性之间寻找结合点,调整版式、扩版增容、全彩印刷、大胆使用图片,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和艺术美感。新辟特稿、人物、军事、健康、博览、传奇、阅读时间、历史发现等一系列普通读者喜爱的版面。难以想象的是,他们会把卖报的“报嫂”请进编辑部讲标题制作,一起商量如何叫卖辽报;他们每天都将辽报的精彩标题和提要印成一张彩色海报,挂在报摊最醒目处,让购买者“在30米外就能看见”;他们会在报摊一蹲就是一两个小时,当面听取读者“带有火药味”的批评意见…… 到去年12月底,《辽宁日报》日均零售量已稳定在15000份左右。 在沈阳市三经街经营报刊亭的王致信说:“过去老百姓很少有买党报的习惯。现在好些人成了固定读者,天天来买。” “党报进报亭,改变了小报小刊独统报刊零售市场的局面。”辽宁日报社社长姜凤羽说。到群众中寻找改革的动力,党报完全可以进报亭、进家庭,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 179∶0 关键在于改革时到底是以“资”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辽宁操作文化体制改革,跟其他领域的改革有所不同。 “最主要的区别在操作方式,到底是以‘资’为本,还是以‘人’为本。”营口市委、市政府早年在国企改革、转岗、分流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可对于营口市评剧团、青年京剧团和歌舞团的转企改制,仍如履薄冰。 “文艺院团的演员,好多都是打小从童子功练起来的,一辈子就指着端这碗饭,对自己的职业感情深、期望高。我们在改革中稍有不慎,容易造成很深的伤害。”在营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辉看来,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人的权利日益受到尊重。 营口“三团”的改革,自始至终把握两条原则:一是执行中央政策不走样,决不留壳、借壳、建壳,决不搞“半吊子”改革,留后遗症“再来翻烧饼”;二是充分考虑当事人的接受程度,不仅不能把演职人员推给社会不管,还要人尽其才,人尽其意,都得到比较妥善、满意的安置。 转企改制动员大会于2009年12月10日正式举行。市委、市政府主管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位领导与160多名职工再次面对面,解读政策,请大家作最后的选择。 会场很大。一位坐在最后一排的演员站起来,向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立光提问:“你说我是退好还是留在企业好?”王立光回答:“我看不清楚你多大年龄,不太了解你。如果你是我的亲弟弟,我就问你,你是不是热爱这项事业?如果热爱,有发展,又年轻,你一定要留下。如果你觉得你‘跑龙套’,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并且年龄比较大,再过个三五年可能就要退休了,我说趁早借这班车就按照事业岗位标准退下来,保险各方面都很优厚。”“明白了,我退。”全场鼓掌。 动员大会结束,“三团”有54人当场办理了提前退休的手续,48人选择留在转制后的公司继续发展。 出场的人流中,还有一位演员拉着王立光问:“我再差20天就到30年工龄了,能不能按30年计算?”“算。你还有什么要求?”“再有啥要求,咱就过分了。” 这句话,让王立光心里暖暖的。 涉及179人的营口“三团”转企改制顺利完成,无一人因不满而上访。 走老路,没出路 “不管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还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要发展,就要创新。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必然碰壁” 很多时候,能不能做到,关键在能不能想到。而更关键的,是想到之后,有没有决心义无反顾地推进。 2009年12月24日,滴水成冰。铁岭市凡河镇农民新村小区里,刘贵坐在床上惬意地看着电视。“咱这个遥控器和别人不一样,这儿多出个按钮”。正说着,他按了一下,屏幕上立刻出现一个类似电脑菜单的画面:“金农热线”、 “供求信息”……“这里边啥都有,老方便了!” 给刘贵带来方便的,是“辽宁模式”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但是,他不知道,这样的方便本来至少还要等上两三年才能享受。 “如果按照传统模式在辽宁推广文化共享工程,至少需要3年时间,投入4.5亿元,还只能覆盖1万个左右行政村,更不可能进入农户家里。”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李铁铮说。所谓“传统模式”,就是在各行政村的文化活动室安装电脑,通过互联网访问文化部建立的信息资源库。 “我们当时考虑,能不能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推进共享工程,而不必另外铺设互联网,不必在村里建放设备的房子,能省一大笔钱不说,见效还快。你知道,辽宁这地儿一到冬天非常冷,如果屋里没有取暖设备,谁会专门到村活动室里看什么共享工程?只有放到老百姓家里,人家才会去看。” 这个思路,将共享工程在辽宁的普及整整提前了3年。辽宁广播电视村村通的覆盖率超过98%,借助这张庞大网络,文化共享工程进展神速,仅用一年时间,全省已推广使用到1.1万个行政村、6万个自然村(屯)、100万户农村家庭,而投入仅5000万元。 “省委宣传部花了300万元,请辽宁省教育厅把义务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课程全做成录像,叫‘名校名师名课程’,都放在文化共享工程里。在辽宁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在岫岩那么偏远的地方,一个山沟里的孩子在家里拿个遥控器就能看到北京四中最好的老师讲课的录像,你说这好不好?我们喊了那么多年‘教育公平’,现在公平不就体现出来了吗?”李铁铮说。 然而,对于那些家里没装机顶盒的农民来说,到哪里去收看?一调研,办法有了:村里的计划生育工作中心户最稳定,最负责任,最靠得住。于是,各村共享工程的“点”,都设在了“管生孩儿的人”那里。 “走老路,没出路。不管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还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要发展,就要创新。”张江说,“但是,新思路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制定政策,没有不碰壁的。要取得实效,你得从实际出发,真正坐到群众的位置上看问题”。 “铁岭争夺战” 许多“习以为常”的规矩经不起推敲,许多“理所当然”的传统就得改变 从实际出发,许多“习以为常”的规矩就经不起推敲,许多“理所当然”的传统就得改变。 为了争夺市场,在铁岭,辽宁日报社属下的《辽沈晚报》和铁岭日报社的子报《铁岭晚报》两年前曾杀得难解难分,你送读者一箱牛奶,我就送个电炒锅。最终结果,《铁岭晚报》的发行量从未超过两万份,《辽沈晚报》在铁岭则拉不到一分钱广告。 《辽沈晚报》总编辑徐少达感慨:“‘铁岭争夺战’打得两败俱伤。” 就此,双方开始坐下来,看能不能改改“省报恶斗地市级报纸”的传统,商量合作出版《辽沈晚报·铁岭版》。 “谁把晚报的名字给改了,谁就是出卖铁岭的主权,谁就是铁岭日报社的千古罪人!”铁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宋彦麟收到数封火气十足的抗议信。 铁岭市委、市政府领导得悉,以开放的姿态开导:“我们可以在经济领域里大规模招商引资,为什么不能在报业中引进战略合作者呢?” 2008年3月1日,辽报集团与铁岭日报社签署合作协议。《辽沈晚报》随即派出采编骨干,帮助提升办报质量,采编资源也定向开放,之后又承诺:在合作期内,每年将10.5%的广告递增收入给铁岭日报社。 全新版的《辽沈晚报·铁岭版》于当年5月5日问世。新报纸由原《铁岭晚报》的16块版增加到24块版,其中12版本地新闻在铁岭编辑,另12块版内容由《辽沈晚报》统一供给。读者说,铁岭晚报的名字改了,但内容更丰富了。去年1月1日,《铁岭日报》也改由辽报集团主办,同时改版创新。 随之,辽宁中部城市群报业资源整合的大幕开启:短短一年,辽报集团先后与《营口日报》、《辽阳日报》、《本溪日报》、《阜新日报》、《抚顺日报》、《鞍山日报》合作,成为其主办单位,地市党报全新改版;各报社所属的晚报、都市报,统一更名为《辽沈晚报·地方版》。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资源按行政区域和级别进行配置,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缺乏活力,文化单位普遍弱、小、散,相当一部分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负担。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评价:“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整合辽宁中部城市群报业资源,闯出了一条很好的发展道路。” 整合的思路,在省内不断推开。2009年1月1日,辽宁电台与铁岭电台实现全面战略合作,铁岭电台的呼号更为“辽宁人民广播电台铁岭之声”;12月18日,辽宁人民广播电台、辽宁电视台、辽宁教育电视台3家媒体整合、打通,成为全国首家吸纳系统外广电资源的综合性广播电视媒体;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葫芦岛等地市完成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实行文化市场监管的“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执法”,等等。 破冰而行,前面是海 进一步唤起改革意识,全新的文化生态初现雏形 着眼更远的未来,辽宁提出了推进中部城市群文化体制综合改革的整体思路,跨地区跨领域整合文化资源,以形成各地各项改革相互补充、相互支撑、互利共赢、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为此,他们准备继续攻坚克难。因为,困难不会由于改革的成功而在一夜间消失,甚至会随改革的推进不断以新的方式凸显。 但是,令人充满期待的是,辽宁文化系统一次次的“分分合合,进进出出,生生死死”,进一步唤起人们的改革意识,一个全新的文化生态正在生成。 同样信心满满的,还有一位名叫周海萍的普通演员。在营口评剧团演了21年的她因收入微薄、前景黯然,已下决心要么转行、要么去外地发展。2009年12月25日,当正式成为营口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一名职工时,她表示不转也不走了,要留下再续“梨园情结”。 这一天,营口漫天大雪。在周海萍身旁,流淌的辽河穿冰而过,不远处,便是海……(曹焕荣 张贺 杨健 郑少忠) |
上一篇:天津推出40个文化重点项目 提升软实力
下一篇:木偶剧院改革走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