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荷花奖专访评委刘敏:校园舞蹈不要太多沉重感

1
青岛新闻网 2010-07-24 07:35:48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青岛新闻网7月24日讯 第七届“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第三场半决赛于22日下午4点半结束,参加比赛的有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青岛艺术学校等16所专业院校。担任本次大赛评委的刘敏,在人民会堂一楼贵宾室接受了记者专访。

    刘敏,女,

汉族,安徽合肥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一级演员,专业技术少将军衔。全军“三八红旗手”,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六次。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等。

    记者:校园舞蹈目前作为学院派的创作现状,不管是在老师指导还是学生创作方面,还有哪些局限?

    刘敏:问题提得挺专业。校园舞蹈大赛呢,重点在校园,它有自己的特点,像我们在座的各位评委如果要参加校园舞蹈大赛,那是不可能的,除非参加老年大学。

    既然是一种校园文化,那就有年龄限制,要分年龄段。比如一年级学生能接受什么动作,肌肉有多大的承受力,思维有多大的理解力,心灵有多少的感受力,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果一个学生,你给他一个非常成熟的,非常沉重的节目让他去表演,他最多只能是模仿。我们说,模仿是艺术的最低阶段。模仿就没有自我,艺术失去了个性和自我将无法生存。所以,老师在选题的时候要特别谨慎,这个年龄段适合什么样的舞蹈,把青春、亮丽这些适合他年龄的东西真诚地表达出来就足够了,不要太人为地给他增加很多那些所谓的成熟感和沉重感。

    像我们今天看到的《一条大河》,一看就是校园文化编出来的,不是专业人士表演出来的。虽然它是军事题材,但是用今天的学生和当年的红军之间的一种对话,你会觉得很清新,也没什么沉重感,一看就是这个编舞老师很快抓住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理解力。这个非常重要。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编舞人员,在给校园舞蹈编舞的时候,一定要突出校园两个字,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去表达他们感受到的东西,这样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如果你强加给他完全不熟悉的环境,或者完全高于他理解力的东西,他是很难表达出来的。

    学舞分三个阶段,儿时学舞重在模仿;青年学舞重在体现,这时就从肢体形态上升到肢体语言,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过渡;第三阶段,则是从肢体语言上升到肢体文化,这就需要更长时间的实践。第三阶段是舞蹈的最高阶段,演员必须要有文化底蕴,要有生活的阅历,要有激情和创造力,关注身边所发生的一切,用心去感受,演员才可能到达第三阶段。

    校园文化定得很好,符合他们的年龄段,虽然有些动作他们做得看起来很笨拙,但你会觉得很美,那是种质朴的美,青春靓丽的美。你不会去苛求他的腿踢的没那么高,膝盖没那么直,因为它就是校园舞蹈,是校园文化,就是这个年龄段的东西。他们青春,有创造力,能创造出很多很多我们专业人士都创造不出的东西。

    当然,也有几个舞蹈看起来很不合时宜,这不能怪孩子,是他们的编导没有抓住校园的特点和孩子的特点。

    业余的不要去靠近专业的,专业的学生要经过非常完整的一套培训体系,经过很多年的训练,但是业余的不需要,校园文化不需要那么专业。比如腿没伸直,那就不要伸。他们表现出来的东西虽然看起来有时很傻,但其实很真。(青岛新闻网记者 孙璐璐 张以波 摄像报道)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荷花奖专访评委冯双白:民俗民间舞不是老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