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日本的外国研修生在街头抗议日本一些企业的不法行为
2009年1月,中国研修生举出“胜诉”与“我们不是奴隶”的条幅
中国研修生的居住环境很多都较差,都是小小的双人床
在日本从事服务行业的中国研修生 7月2日,日本有关部门认定,中国研修生蒋晓东因长时间劳动造成过劳死,属工伤事故。蒋晓东成为首位在日本被认 与此同时,关于在日外国研修生被当作廉价劳动力的丑闻频频见诸媒体。蒋晓东事件再度引发外界对于外国研修生制度的质疑。7月5日日本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有27名外国研修生、技能实习生在日本死亡,仅次于2008年(当年为35人,创历史新高),其中有12人有过劳死的可能。从国别看,中国人最多,死亡21人。 首例—— 外国研修生首次被认定“过劳死” 7月2日,日本媒体和部分海外媒体都报道了一名中国研修生蒋晓东被认定为过劳死的消息。2008年6月6日,蒋晓东在睡梦中因为急性心力衰竭死在员工宿舍,终年31岁。 2005年12月,蒋晓东以研修生身份从江苏去到日本茨城县潮来市一家金属加工厂学习电镀技能。虽然法律规定研修生不能加班,但蒋晓东每月仍被要求加班长达100小时。第二年获实习生身份后,他每个月加班达到150小时,最多的时候甚至超过180小时。 蒋晓东连续地每天早上7时30分上班,一直工作到晚上9时左右。在如此高强度的劳动下,他一个月却只有2天休息。不堪重负的蒋在生前曾向家人诉苦称“加班太多,非常疲惫”。 日本有关法律规定每月加班超过80个小时,是判断过劳死的标准。蒋晓东去世后,其遗属认为他的死因为“过劳死”,在去年8月向茨城县鹿屿劳动基准监督署 (“劳基署”)提出工伤事故认定的申请。因外国研修生过劳死问题提出工伤事故认定申请,这在日本属首例,这也是日本首次认定外国研修生过劳死。 蒋晓东的遭遇被认为只是研修生问题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日本研修生制度被指名存实亡,外国研修生成为日本中小企业和农户的廉价劳动力。许多接收机构对研修生实施刻薄的管制,包括收缴他们的护照、健康保险证,还作出各种非法惩罚规定,例如工作时间上厕所、忘记锁门以及穿拖鞋外出等都要被罚款。 此外,外国研修生来日本前与当地劳务输出方签署的合同也存在侵害人权的内容。其中包括不许向日本法院、社会团体以及媒体申诉,不许参加罢工等条款。有的劳务输出方要求研修生事先缴纳违约保证金。 现状—— 旅日研修生近八成来自中国 统计数据显示,自研修制度实施以来至2006年,通过日本国际研修协力机构(JITCO)接收的外国研修生达48.4万人,其中来自中国的研修生占总人数的70.9%。截至2008年12月,持有研修生签证在日的外国人约8.7万人,其中中国人占75.9%。目前,日本共有超过20万名外国研修生和技能实习生,其中近80%都来自中国。 中国向日本派遣研修生始于1979年。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国研修生来自东北三省和山东、江苏等省份,其中很多是农业研修生。除中国外,旅日外国研修生还有相当部分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和泰国等国。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外国研修生为日本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随之而来的另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随着近年来日本国内劳动力的严重不足,特别是被称为“3K”,即“繁重kitsui、肮脏kitanai、危险kiken”的工作被本国劳动者不屑一顾,使得研修生制度逐渐沦为部分不法企业和个人从发展中国家招募廉价劳动力,从事环境恶劣的繁重工作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日本农业、畜牧业、纤维制造、食品加工、电子、运输及机械制造等行业中,外国研修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但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日本劳动力缺口变大,研修生制度逐渐变成了 “低薪劳动力提供源”的代名词。 据日本媒体报道,在一些特定行业和领域,日本法律一直禁止引入外劳。招收外国研修生的企业主要是小型制造厂、海鲜加工厂、农场和小型丝制厂等。研修生填补了日本本国人不愿意从事的低技术型工作缺口。在日本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的背景下,如果没有研修生作为劳动力来源,很多小型商业机构甚至无法继续生存。 问题—— 身份模糊收入无法律保障 今年7月,日本相关改革措施生效前,外国研修生到日本后的第一年,是研修生,不被认可为劳动者;第二年、第三年才成为被认可为劳动者的实习生。 由于研修生并不是劳动者,发给研修生的费用(每月约6万日元)不是工资,而是不受日本《劳动法》限制的“研修补贴”,补贴只是为维持在日本的生活,而非劳动力的价值。实习生则按最低工资规定支付基本薪酬。 加班美其名曰“帮忙” 日本法律规定,第一年研修生不允许加班。不过,无论是一些雇佣机构还是研修生,加班成为双方都心照不宣的一种默契。大家都知道违法,所以在嘴上不便于公开讲出来,有时还把“加班”美其名曰“帮忙”。在制度上被禁止加班的研修生,平均每小时加班费300日元,实习生的加班费必须支付1.25倍,但每小时加班费也不过350日元。 接收研修生的企业每月必须分别支付给负责管理的外国和日本公司2万日元的管理费,必须准备研修生的宿舍,配备炊具和生活指导员,交各种保险费用,这样算下来,研修生的费用与刚毕业的大学生差不了多少,但和雇用熟练工人相比要少。这些收费使不少研修生背负了高额债务,使得他们不得不对雇佣机构唯命是从。 由于研修生身份模糊,始终没有采用日本法律中最低工资的概念,一些企业因此把研修生制度变成了使用低薪雇用劳动力的一种手段。大批研修生因此以实习的形式在日本企业中低薪工作。 研修生过劳死频发 据7月厚生劳动省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有27名外国研修生在日本死亡,仅次于2008年的35人(当年为历史新高)。死亡研修生大多数在 20~30岁之间,其中有16人据信死因与长期工作导致的心脑疾病有关。 日本专家认为,过度疲劳状态、心理压力、过度紧张等,是引起这些疾病发作的原因。由于不少外国研修生到日本后人地两生、语言不通,再加上一些雇主对研修生的健康管理不善等原因,致使部分研修生因疲劳过度等原因突然死亡。 在1991年由日本五个部门共同成立、负责运营外国研修生制度的JITCO拒绝对研修生死亡事件进行评论。但非政府组织“外国研修生律师网络”的 Lila Abiko表示,很多研修生在雇主的许可甚至强迫下,不得不通过长期加班来赚取低廉的报酬,导致最后过劳而死。 声讨—— 美国政府报告称:“奴隶般的强制劳动” 随着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外国研修生制度逐渐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批评。美国国务院在最近几年的《全球贩卖人口问题报告》中曾经多次批评日本政府“执法意识严重欠缺”,指出日本接收研修生、技能实习生的行为实际上属于驱使奴隶般的 “强制劳动”。 呼吁废止研修生制 报告批评一些接收研修生的日本机构剥削研修生、侵害人权、限制自由和提供恶劣劳动环境的行为,并要求废止外国研修生制度。 今年3月底,联合国移民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豪尔赫·布斯塔曼特在访问日本时,就外籍劳工权益、种族歧视等问题对日本提出批评,建议日本取消外国研修生项目。他不客气地指出,研修生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剥削廉价劳动力,使外国研修生“在其言论、活动、身心健康权利遭到侵害的条件下劳动”。他说:“研修生项目变成提供廉价劳动力的来源,这些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受到影响,这个项目应终止。” 蒋案揭露欺骗本质 在蒋晓东被认定为过劳死后,7月14日,日本《朝日新闻》就外国研修生问题发表社论,指出蒋晓东案暴露出研修生制度号称“作出国际贡献”的欺骗性本质。 社论称:“与研修生制度的初衷相反,不断有报告显示外国研修生被迫从事艰苦的工作,却只拿到低廉的薪水。很多人拿不到加班费,或者拿到的报酬比原来承诺的低很多。” 社论称:“工作到死,那样的话连解雇的手续都不需要了。这种令人发指的雇佣方式不能再得到容忍。” 日本“全统一劳动工会”的书记长鸟井一平指出:“研修生在出国时因保证金等名目背负了高额债务,且被要求绝对服从接收企业。这实际上就是奴隶劳动。” 改革—— 研修生制“变质”本质是剥削劳动力 面对日益高涨的质疑和批评,日本政府并没有不闻不问,而是着手修改相关法案,加强监管。 2007年12月,日本法务省修改了《关于研修生和技能实习生的入境、居留管理指南》,明确了“不当行为” 的具体内容,对代管研修生护照、不按法定标准付酬等行为加强了管理。指南规定一旦出现“不当行为”,将取消该企业3年内接收研修生的资格。 2009年7月,日本实施了新修订的《出入境管理法》,同时,《外国人研修·技能实习制度》被修改成为《外国人技能实习制度》。该制度是为了让在日本开展技能实习活动的实习生能够受到《劳动关系法》的保护。 按新修订的《出入境管理法》,从今年7月1日开始,外国劳务人员进入日本后的研修期将被取消,直接成为“技能实习生”,得到相应的劳动法律保护。新法律将研修和技能实习制度改为技能实习制度,取消了第一年不受法律保护的研修期。 虽然日本政府积极修改相关法律,但依然受到广泛质疑。日本《朝日新闻》7月14日的社论评论道,“这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然而它远远未能解决核心问题。” 社论认为,应从根子上对研修生制度进行改革,必须结束表面上是培训和实习,实际上是剥削劳动力的表里不一的做法。 《朝日新闻》指出,研修生制度用研修和实习的名义掩盖这些外国人务工的本质,可能是出于对日本国民对大量外国劳工涌入抱有警惕心态的考虑。但无论如何巧立名目,都无法掩盖外国人在日本工作的现实。这种逃避现实的做法,只会使关于该问题的必不可少的讨论被推迟。 日本研修生制 本意原为“三赢” 日本法律对研修生制度(全称为“外国人研修和技能实习制度”)的解释为:发展中国家的人通过到日本进修的方式,学习日本的先进技术技能,回国后为祖国的技术发展作贡献。理论上,研修生制度是一个希望既能解决日本中小企业劳动力缺乏、又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生产技能,研修生个人也能得益的“三赢”制度。然而,随着近年来日本国内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脏活累活无人肯干,使研修生制度沦为部分不法企业和个人招募和剥削廉价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日本研修生制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正值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期,那时引进研修生的主要是进驻海外的国际企业和合资企业,这些企业为加强公司在海外的竞争优势,把在当地雇佣的员工接到日本进行短期培训。 由于效果不错,这些日本企业的做法得到政府的积极评价。1991年,日本设财团法人“日本国际研修协力机构(JITCO)”,全面负责指导外国研修生接收工作。1993年,日政府在研修生接收制度的基础上,设立了技能实习生制度。日本每年大约接收8万人左右的外国研修生,JITCO负责的约占70%左右。(王希怡) 中国研修生维权案激增 2009年:维权此起彼伏 10月30日,8名中国女性起诉神户市北区缝制公司“川上”等4家公司要求支付加班费,法院最后宣判4家公司合计支付约43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22万元)。此外,2009年还有6起中国研修生要求赔偿或控诉雇主高强度工作制度的案件。 2008年:黑幕浮出水面 2008年,奔赴日本工作的中国研修生与雇主或雇用公司发生了4起雇工纠纷案,研修生制度的黑幕逐步浮出水面。 2007年:罗成被杀震惊日本 8月30日,围绕2006年6月中国籍研修生罗成(38岁)被一名日本警察(31岁)以自卫为由开枪打死一事,罗成的家属以开枪属违法的防卫过当为由提起诉讼,要求赔偿5000万日元(约合328万元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