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多名唐骏校友出面辟谣 否认学历造假说法(图)

来源:现代快报-- 2010-07-11 06:39:55 字号:TT

    姜涛:

    “西太平洋大学在哪我都不知”

    姜涛,连云港石港高压电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的名字也出现在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员通讯录中。

    公司:我们压根儿没这个人

    记者通过网络大黄页查询,连云港石港高压电瓷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赣榆县石桥镇,是一个小型企业,主要经营产品包括:防雷支柱绝缘子、盘形悬式瓷绝缘子、高压线路针式绝缘子、防污型盘悬式瓷绝缘子等。从业人数是260人,年销售额是740万人民币。从表面上看来,这家公司的规模并不大。

    记者打电话到连云港石港高压电瓷有限公司找姜涛时,公司的员工却告诉记者,公司里从来没有这个人,也没有听说过“姜涛”这个名字。

    记者随即发现,连云港石港高压电瓷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叫姜成守,姜成守和姜涛又是什么关系呢?

    经过辗转,记者拨通了姜成守的手机,这位年纪接近60的老汉告诉记者,姜涛是他的儿子。那么他本人是不是石港高压电瓷有限公司的法人?姜成守的回答让记者十分意外:他从来都不知道当地有石港高压电瓷有限公司这个企业。当记者告诉他,这家企业的法人代表写着他名字时,姜成守显得很诧异,连说不知道这个情况。

    无奈之下,记者再次拨打了石港高压电瓷有限公司的电话,接电话的员工明确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既没有姜涛这个人也没有姜成守这个人。

    人名也对,公司名字也对,可是为什么相互对不上号呢?如果石港高压电瓷公司的副总是另一个姜涛,那么为何该公司却表示“没听说过这个人”呢?

    姜涛:“要是有这个学历倒好了”

    7月9日下午5点左右,记者拨通了姜涛家里的电话,他的母亲听说儿子有“西太平洋大学学历”时,连称“不可能”,“从来没听他说过”。

    随即,记者打通了姜涛的手机。电话那头,姜涛表示自己并不知道唐骏的“假学历风波”,对于自己在连云港石港高压电瓷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事情,他更是表示没有听过这个公司。

    当记者问他是不是拿到了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学位,姜涛回答令记者感到意外,他坦言自己连西太平洋大学在哪里都不知道,更别说什么博士学位了。

    姜涛说,自己的学历是专科,毕业于连云港师专,毕业之后就一直在赣榆做点海鲜生意。他还调侃,“要是有美国的学历那就好了!”

    姜涛的说法和他父母的说法一致,一家人都表示根本没听过什么西太平洋大学,更别说这个大学的博士学位了。

    事情再次陷入谜团,为何名单上会出现姜涛的名字?法人代表为何是姜成守的名字?记者只得第三次拨打了石港高压电瓷有限公司的电话一问究竟,公司员工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的老总叫伞家乐,至于其他情况不太清楚。记者随后拨打伞家乐的手机,却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交5万 北大培训“西太校友”?

    网上流传的名单中,大多数“校友”都称自己不知情,不过也有公开力挺唐骏的,比如北京凯爱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禹晋永,他坚称美国西太平洋大学是正规民办大学。而禹晋永的名字,也出现在工商管理博士(DBA)三班同学录里。

    禹晋永还在网上提供了两份扫描材料,该材料显示为中国驻美国洛杉矶领事馆教育组出具的证明,签发日期分别为2001年11月12日和2002年4月5日。“证明”称:经了解,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系经美国加州政府教育局批准,并经加州私立高中后教育和职业教育局认可的私立高等院校,具有颁发工商管理专业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的资格。

    值得注意的是,该材料所证明的专业为“工商管理专业”,而唐骏称自己获得的是“计算机专业”学位。此外,唐骏称取得学位的时间为1990年~1993年,而这两份证明覆盖的西太平洋大学办学执照的有效期分别为1998年6月15日~2002年6月14日、2002年6月15日~2006年6月14日。

    不过,以上述时间段来推论,“三班”通讯录里的学员领取文凭应该是在五六年甚至十多年前,而记者调查时发现,“江苏校友”姜涛今年只有26岁,那段时间他应该还在读书。

    显然,网上所传名单多少有“山寨”嫌疑,既有真正的“西太校友”,又有后来添加的编外人员,真真假假难以核实。

    “北大+西太”雾里看花

    网上同时也不乏所谓的“小范围正版名单”。这份名单证实“美国西太平洋大学”曾经在国内发放了至少数十张博士学位。这份通讯录中,共有两个班52名学生。其中多数人都是知名企业的高管乃至总裁,甚至还有高校里的系主任。

    《北京晚报》报道称,按照名单中的联系方式一一进行联系,接听电话的几位名单成员表示,名单中所谓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培训,其实是在国内进行的。名单上的北京一家公司总经理接受采访时称,名单上的人都是在六七年前通过国内的中介机构进行统一学习后,领取了“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位的。

    而这家美国大学的教学地点,就在北京大学,具体是由中介公司操办的,收费只有5万块钱。不过,当年的这家中介公司早已销声匿迹。

    记者昨日又根据名单显示,查询了其中的几位学员,发现有些学员的单位都已经不存在,例如,其中一位学员所在的一家报社已经被停刊,另一位学员所在的律师事务所连114都查不到,后来才了解到原来早已因违规被停止了律师资质。所谓的“真实版”名单中,同样有真有假。

    反思监管

    唐骏的“学历门”“校友门”事件之所以沸沸扬扬,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学历的看重所致。而透过事件本身,正如有关评论所说,学历或不重要,但“真实”很重要。说白了,这是一个信用范畴的问题。

    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像唐骏这样的人又何止万千!一些身处高位的官员、坐拥千万资产的富豪,不也都爱千方百计搞个假学历来给自己脸上贴金吗?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信用体系,把这些人全都拉出来,堵死假学历的产生渠道。

    记者了解到,从上到下关于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并非一天两天,尤其在个人信用方面,全国各地近几年来都出台了相应的征信制度,甚至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然而因为涉及隐私等种种争议,绝大多数地区的个人信用征集举步维艰。

    以江苏为例,江苏省信用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就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征信体系,在个人信用征集中,包括个人的身份、家庭、职业、信贷关系等信息,同时也包括学历。但直到目前,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基本未启动,主要仍限于企业信用信息。

    一位曾从事个人信用征集工作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实在技术、平台等方面并不存在问题,关键在于法律法规的支持与政府的推动力度,同时更关键的是要打破地域、行政闲置。最典型的,就是个人信用各项信息的征集。以学历信息为例,江苏的个人信用征集体系曾酝酿与省教育厅合作,将全省40家高校的学历信息与信息库对接,不但能防范学历造假,就连考试作弊、论文作弊,也躲不过去。然而,如果造假者涉及的学历不在省内这40家高校,而在省内、国内乃至国外的其他高校呢?显然,这样的信用防范体系是很脆弱的。就算是征集到了权威信息,信用监管部门如何使用、是否有权对外使用,也面临着是否合法的争议。

    就上述而言,发生在“打工皇帝”唐骏身上的“学历门”事件,并不是一起特例,也一定还会有新的“学历门”出现。(现代快报)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