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舞蹈之荷7月绽放青岛 谁是下一个杨丽萍(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7-09 05:55:32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姜正轩局长向中国文联和中国舞蹈家协会汇报青岛的筹备工作

    青岛新闻网7月9日讯 在对于舞蹈的稀缺记忆中,或许会有这样几部作品的影子依稀可辨——杨丽萍的经典代表作《云南映象》,去年登陆央视春晚的《小城雨巷》,成功进驻商演序列的《风中少林》与《霸王别姬》……当然还有这样一些人是我们无法忽略的:与张艺谋共同导演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张继刚与陈维亚,不断吸吮民族舞蹈的精髓投入再创作的舞蹈

大师杨丽萍……这些作品与这些人,他们的名字都曾与一座奖杯有缘,那就是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创办的中国舞蹈艺术的最高奖——荷花奖,他们都曾摘取金奖。

    熟悉的人和作品,使陌生的荷花奖距离我们很近,而昨天,在中国舞协在北京召开的媒体发布会上,荷花奖离我们更近了。继2008年太原之后,青岛将成为第二座承办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的城市。而这项设立于2008年的荷花奖新赛事,所遴选的将是中国舞蹈界的未来之星。

    校园舞蹈大赛“自成一格”

    创办于1998年的荷花奖赛事评选活动囊括了不同的舞种类别,举办城市也绝不雷同。比如民族民间舞的举办地选在新疆,当代舞与现代舞的专业评奖则选在了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中国舞协常务副主席冯双白昨天告诉记者,唯独这一2008年新设立的校园舞蹈大赛自成一格,它具备与荷花奖其他按照舞种划分的评选赛事所不同的三大特色——

    其一,参赛选手的身份一定是在校的大学生;其二,参赛作品不受舞种的限制;其三,比赛中强调的内容是健康向上、有时代特征,主题突出,尤其强调的是要与校园生活和当代青年学子的审美理想、生活感受相结合。

    而此次即将在青岛举行的大赛则又比太原进行的首届更加具备的“三多”的特色:一是参评作品的舞种比往届更丰富,芭蕾和现当代舞蹈作品也更多显现;二是学生自编自演的反映校园文化和青春风貌的作品明显增多;三是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得到更多展现,在外来文化咄咄逼人的当下,这也使得专业评审们尤感欣然。

    最终,在63个入围半决赛的作品中,专业院校和普通院校的组别各占了半壁江山——前者共32部作品参赛,后者则入围31部。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红十字微尘山水爱心电脑室项目即墨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