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遭遇“跳楼门”的富士康,眼下仍是各地方政府争相拉拢的对象。6月29日,在尚未正式签订协议之前,河南及天津均传出富士康即将在当地建厂及扩建的消息。如此密集的建厂消息加上近来深圳工厂招工渐稀、富士康外地工厂紧急招募的动作,看起来富士康正在打一套组合拳:一是借迁移摆脱布局过度集中于华南的危机;二是转嫁运营成本。 协议未签先招人? 河南省鹤壁市政府网 不仅河南,天津也传出富士康要大规模扩建原有工厂的消息。外电称,富士康准备将一部分苹果产品代工装置生产线从深圳转移到华北和华中。富士康还向苹果提议了两个生产地点:一是华北的天津,该公司在那里已有一家工厂;二是华中的河南省,这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地方政府正出台各种招商激励措施。 业内人士认为,富士康此举跟成本上升有关。此前在发生一系列工人跳楼事件后,富士康的大部分员工获得了加薪承诺。而为遏制成本上升,富士康曾向苹果要求转嫁部分被提高的劳动力成本,未能得到积极响应。据接近两家公司就明年订单举行年度谈判的富士康高管表示:“苹果现在更愿意使用一些新的地点。” 不过,网友对富士康北迁工厂提出了质疑,有网友对富士康北迁能否真正降低工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表示怀疑,称北迁会带来物流成本、工业配套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 寻找健康成长空间? 富士康大陆运营中心为深圳,当地电视、手机及消费电子为核心的制造业集群为它提供了良好的配套。但深圳属沿海一线城市,十多年前布局时,面对大开发的特区它尽可享受土地、人力及其他各种税收优惠,加上适应了产业发展趋势,富士康很快成为全球电子代工业的“老大”。而眼下的深圳与1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早在2008年年初,深圳便传出将“组织”、“鼓励”制造类企业向西、向北迁移,甚至还有不少补助。 因此,即使员工悲剧与加薪没有出现,富士康的迁移似乎也在预期之中,只不过两大话题加速了它的到来。 北迁确实能为富士康带来成长空间。比如河南鹤壁早就建起工业园区,一直在招商。而河南人口众多,原本就是富士康工厂主力军,据说占其员工的十多万。如果迁去,大致能填补二次加薪后的利润损失。不过,业内认为,即便河南、天津两地工厂建设完毕,富士康也不可能在6个月内完成迁移,因为产业配套不够完善。 另外,富士康北迁后可能的新动作是,效仿重庆工厂让厂区与宿舍区分离。这种管理模式上的变革,首先可最大限度消除代工企业的运营封闭性,增强商业伦理观念,让员工融入社区,多接近家庭,释放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当然,这也能减轻富士康部分运营成本。其次还可使其商业地产开发效应大增。过去十多年,众多大型台企均是以工业项目投资捆绑隐形住宅、商业地产运作(隐形的住宅、商业地产指工厂内占据厂区大部分面积的宿舍及其他非生产环节的活动场所),许多工厂落地多年,仍有大片土地没有开发,且已增值不少,已开发部分则以商品房名头兜售给员工,部分厂区甚至租赁给合作伙伴来经营。 不过,一位对富士康研究多年的业内人士说,富士康目前北迁的动作或许在延续过去的策略,即不断释放消息,让地方政府为招商互斗,从而坐收渔利。而大招工则不排除假借投资建厂旗号,应付产能需求。此外,即使在上述两地落户,它也会继续寻求成本缩减之道,富士康有的是商业手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