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科技频道> 数码 > 正文

中移动定案手机支付 全面采用银联标准

1
青岛新闻网 2010-06-28 08:37:07 腾讯科技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导读]中国移动原先自主倡导的2.4G(即RF-SIM)技术全面叫停。虽然手机支付本为今年KPI考核指标,由于新的技术标准细节尚未确定,目前各省公司手机支付业务基本停止。腾讯科技讯(杨忠雄)6月27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近日下发内部邮件,要求大力发展13.56MHz(即NFC,银联倡导的手机支付标准)的手机支付技术,原先自主倡导的2.4G(即RF-SIM)技术全面叫停,仅仅保留研究权限。

    这意味着中国移动内部已经定案,将全面采用银联倡导标准;至此,中移动和中银联在手机支付上的两大标准之争尘埃落定。

    知情人士同时透露,虽然手机支付本为今年KPI考核指标,由于新的技术标准细节尚未确定,目前各省公司手机支付业务基本停止。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标准忽变

    手机支付分刷POS机交易的现场支付及通过网络交易的远程支付两种,现场支付是目前手机支付技术之争的焦点所在。

    目前解决现场支付中手机和POS机之间的通信问题的三种技术是基于RFID技术的NFC、SIM-Pass以及RF-SIM。其关键在于通信无线频率差异和SIM卡集成关系。

    此前公开资料显示,在国内手机支付这个新兴市场,中国移动倡导的是2.4G技术(即RF-SIM),而中国银联携手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倡导的是13.56MHz(即NFC)技术——后者与RFID-SIM卡无法兼容。由此,中移动和中银联的较量事实上就是手机支付的两大标准之争。

    此前,6月初有消息显示,由于2.4G技术通信频率不兼容银联POS机,推广成本巨大,中国移动似乎正悄然向中国银联靠拢;正叫停2009年主推的手机支付业务方式RF-SIM,其替代方案为银联主导的13.56MHz的手机支付方式。

    上周知情人士向腾讯科技透露,近日中移动集团已经下发邮件,确定2.4G(即RF-SIM)标准仅保留研究权限,业务上全面推广13.56MHz(即NFC)技术。

    产业链企业前景未明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移动手机支付产业链条中主要包括四大环节,分别是RF-SIM芯片设计制造、RF-SIM模块封装、RF-SIM卡片制造和手机支付业务运营。从上游至下游涉及国民科技、长电科技、东信和平、华胜天成数十家企业。

    知情人士指出,中移动在手机支付上战略方向稍做变动,对上述企业而言是致命打击。订单的取消及未来市场的预期的不可测,将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打击。

    如据招商证券研究报告,东信和平于2009年开始为中移动提供RF-SIM卡,目前占后者总采购量的80%,公司今年第一季订单量100万张,毛利率达30%,预计全年收入可超4亿。

    据悉,各省公司在处理库存及已经发放RF-SIM卡问题上,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事情。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业内担心"超级网银"垄断 央行再发文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