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 正文

东营坚持“生态环保”赢得发展先机

1
青岛新闻网 2010-06-24 08:49:35 齐鲁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生态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近年来,东营市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来抓,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总抓手,加快推进“四区一城三网”建设,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赢得了先机。

  东营是在胜利油田矿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座工业城市,生态脆弱、生产落后、生活困难,是长期困扰城乡居民的一道难题。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站在全面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战略实施的高度谋篇布局,提出要在东部1200平方公里的沿海区域打造临港产业区、生态渔业畜牧区、生态旅游区和高端产业区,在中心城区建设“黄河水城”,在全市实施林网、路网、水网一体的“三网”绿化工程,打好生态牌,做好高效文章。

  东营市大片土地都是1855年黄河“夺清入海”之后形成的新淤地,土壤盐碱程度高,造林绿化难度大,林木覆盖率长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林网化率不足,路域有效绿化率较低。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单打一的植树造林模式,实施集治水、改土、造林于一体的综合工程,才会确保水能流、碱能改、树能活、林成荫。为此,东营市于2007年启动了以“构筑‘三网’工程、打造黄河绿洲、建设生态家园、造福子孙后代”为目标的“三网”绿化工程。截至2009年底,全市“三网”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17.1亿元,动用土石方1.8亿方,植树5307万株,完成绿化面积45.5万亩,“三网”绿化主体框架初步形成,黄河三角洲的生态面貌明显改观。今年,东营市继续将“三网”绿化工程作为生态建设的重头戏,计划市级重点路域绿化总投资1.8亿元,动用土石方835.7万立方米,植树342.9万株,完成造林2.4万亩。实践表明,建设“三网”绿化工程,是符合东营实际的造林绿化基本模式,是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正确选择。
  东营是万里黄河的入海口城市,依托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入海口地区打造一座生态优美的“黄河水城”,是东营人民的美好夙愿。立足实际,东营市把“黄河水城”建设作为提升东营城市品位的重要措施。以广利河综合治理工程为龙头,东营市突出湿地生态特色,引入黄河水,贯通现有城市河流、湖泊和湿地,构建“九横十纵”城市主干水系框架,形成河湖相连、河海相通、城水相依、水绿共生、人水和谐的独特城市风貌。成功实现了污水集中处理、清水进城,体育公园、文化公园、科技公园、清风湖景区、广利河岸线“三园一区一岸线”工程建设等重点项目,东营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品位得到了大幅提升。目前,“黄河水城”已经国家工商局注册,正在争创4A级景区。

  依托“四区一城三网”建设,东营市科学利用区域优势资源,着力实施以节地、节水、节能、节材、节矿为重点的资源集约化开发利用。积极采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高耗能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实施项目环保审批,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面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对境内河流逐条进行治理。加大矿区环境治理力度,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鼓励支持发展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构筑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行之有效的措施,赢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丰收。(薄文军)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津滨船舶:开辟对外贸易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