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青岛试验室做出海藻布 手感似棉布抗菌防辐射

1
青岛新闻网 2010-06-21 13:52:52 大众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转方式调结构看亮点·蓝色经济区前沿报告

    明天,我们穿起“海藻布”

    ◆编者按: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已成为我省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载体。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一组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报道,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山东一年来发展蓝色经济的思路 、模式和亮点。敬请关注。

    大众日报青岛讯 薄如绢,亮如丝,软如棉,拿在手里,与纯棉布没有任何区别。这是记者日前在青岛大学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看到的用海藻纤维织出的海藻布。随着海藻类纤维项目的研发成功,人类继开发棉花、大麻、种桑养蚕等生物基纤维和石油基纤维之后,又开辟了纺织纤维第三来源——海藻纤维。

    海藻纤维研发的领军人、青岛大学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夏延致教授对记者说,海藻纤维研发团队马上就要完成科技部年产 50吨海藻纤维生产线项目,小批量生产就可实现,已为下一步海藻纤维产业化做好技术储备,同时也为后续生产提供科研用材料。他说,今年下半年将全部完成“海藻育种——养殖——加工——纺织品”全过程的中试生产,未来两三年即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夏延致介绍,海藻纤维具有许多传统纤维没有的新特性,它的阻燃性超出国际标准10 个百分点,在空气中不会起明火。海藻纤维有一定的防辐射、抗菌、保湿效果,在生物医学、高档服装、环保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的陆地纤维、合成纤维相比,海藻纤维可节约土地、净化环境,生产过程完全低碳绿色,具有可降解、可再生、无污染等优点。

    山东半岛是海藻生产大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技术优势。目前,我省海藻纤维生产技术已完全成熟,海藻纤维将人类获取纤维的领域从陆地扩展到了海洋。海藻纤维的产业化,将使山东构筑以海藻纤维为主体,以海藻养殖加工业和以海藻纤维材料为原料的纺织加工业为两翼,形成一个从海洋开始的新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海藻纤维技术的成功突破是我省海洋科技储备的一个范例。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实施以来,我省海洋科技领域迅速行动,到沿海第一线做了大量调研,形成了6份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书。在技术储备方面,我省大院大所立足国际海洋科技前沿,瞄准十二五发展目标,突出山东特色,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建设。目前我省在海洋低碳技术、海洋生物制品、新型海水产业、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建筑工程、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已有了批量成熟的技术储备。投资5个亿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建设项目、海洋低碳技术示范工程、海水灌溉农业等项目正顺利进行。(李剑桥 胡建廷)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高考不过线花4万上本科 记者卧底揭骗局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