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进城看电影 路边食摊谈恋爱
3个阳逻青工的“贫瘠”业余生活 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又能休息。昨日,在新洲阳逻经济开发区打工的河南小伙李继明却在为如何过节发愁:“要不就去师傅家过,总好过在宿舍睡觉。” 在阳逻打工几年,李继明眼见着工业区入驻企业越来越多,包括阿海珐,武钢江北基地、一冶钢构,重冶等等。厂门口的路越来越好并且越来越宽,“可是文化生活,和5年前没什么差别,没有排遣之处,大家大多数时候就在寝室里发呆”。 距离市中心只有20公里的阳逻开发区,是承接中心城区重工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这些年,引来近百家企业,步入快速工业化阶段。按照构想,到2015年国内总产值预计达到500-800亿元。 工业化的业绩,由数万工人在阳逻创造,其中不少是“80后”的青年人,有些企业“80后”占了一半以上。然而,和李继明一样,时下这些生活在阳逻的青年打工一代,正忍受着业余生活的贫瘠与寂寞。 一年难得进城看一场电影 23岁的田瑞亮来自河南南阳,现在阳逻开发区一家制造企业中干维修工。虽说年纪不大,已有5年工龄。昨日中午12时,轮休的他还半梦半醒地躺在床上,“起床也不知道干什么”。 其实,这个长得敦实的小伙子,挺喜欢看电影。可惜来武汉5年,他只看过4场电影。这里没有电影院,要看电影得进城,去青山或者汉口。 刚来武汉时,小田专门到离厂区几公里的阳逻镇找电影院,转了一圈,没找到。镇上的人说,本来有个电影院,可是10多年没放过电影,现在供给一些杂技团或者演艺团体表演节目。想看电影只能到市区,比如江汉路上的“万达”。 看一次电影,小田要早上7时多起床,到厂门口搭去汉口的巴士,争取赶上影院优惠票价的场次。有时到了汉口太早,影院没开门,顺便在附近逛一会。去一趟市区不容易,总想多玩玩,但最晚18时就要往回赶,坐18时半的那趟尾班车,否则就得在汉口过夜。夜市是逛不成的,有时连晚饭都没法吃。” 为了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田瑞亮所在的工厂,也曾组织放过两场露天电影。“可这种效果远不能和电影院比”。 房价便宜也不愿就近扎根 大学毕业3年,来自河北的张朝在阳逻工作了3年。去年,张朝在青山买了个90平方米的房子结婚,每平方米5100元,是阳逻开发区内房价的2倍多。“没办法,为了方便读书和生活,我只能考虑在青山买房”。 从黄石理工学院毕业,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张朝,2007年毕业进了阳逻的一家工厂。并不满足自己专科的学历,张朝平时喜欢买一些专业书自学,有时看看专业杂志。可是他发现,在阳逻,实现这么小的要求也很难。 离厂约500米的小商店代卖报纸,但品种不多,想看点体育报或者杂志什么的,要步行2公里才能买到。阳逻镇上有新华书店,面积不大,很难买到专业类的工具书,需要坐车去青山或其他城区买。 去年,张朝自费读夜校,实现专科升本科的愿望,报了武汉科技大学的建筑工程系,碰上晚上有课,得从晚上7时上至9时,基本上是下了班就赶厂里的班车,张朝坚持次次上课。“这样的培训机构,阳逻没有”。 张朝说,结婚后就面临生育,小孩子的读书教育配套,在阳逻很难解决。 工业区找不到“恋爱角” 21岁的叶超,是阳逻镇上的本地人,15岁就四海打工,进进出出深圳等地,2007年回到阳逻,做过几个企业。他说,呆在这个只有宿舍、食堂、车间的三点一线环境中,会觉得机械,间或影响工作的心情,上班没精神。 叶超身边,许多年轻人想谈恋爱。“问哪个厂有老乡大家可能不知道,可是问哪个厂女工多,大家可是如数家珍,区内的纺织服装厂女工多,是工友们重点盯守区”。 可惜,工业区里找不到“恋爱角”。这里没有公共休闲地,比如说公园。缺乏碰见女孩的机会或者作为约会地,青工们另辟蹊径。叶超所在的厂旁边,有个不到10平方米的拉面馆,附近制衣厂的女工常常去吃,这个面馆俨然成了青工们的“相亲地”,靠吃面交流感情。“那里有时候一天能卖上千碗拉面”。 叶超说,没有“恋爱角”,许多外地小伙子到了结婚年纪,就回家相亲结婚,之后不再来武汉工作。“都是干了几年的骨干,说走就走了,厂里碰上这种事就会很急,但也无奈,只能重新招人填补”。 据了解,阳逻镇上有个阳逻广场,叶超将其形容为“弹丸之地”:除了几个石凳,几个健身器械,啥也没有,树都是近两年栽的,“还不如我们厂里开辟的小游园。” 其实,离工业区不远的地方有个柴泊湖,面积3000多亩,是个天然的小景区,湖边杂草丛生。“如果湖岸像汉口江滩一样改造,哪怕只是稍微硬化,肯定会受到同事们和周边居民的拥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