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科技频道> 数码 > 正文

揭秘部分山寨机八大吃费手段 常自动上网

1
青岛新闻网 2010-06-04 10:00:09 新闻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部分国产手机和山寨手机暗藏“吃费”程序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也有手机用户表示,不清楚钱到底是怎么被手机“吃”掉的。半个多月来,记者跟随哈市工商部门走访调查了哈市各大手机卖场,并结合哈市1231申诉举报中心接到的对“吃费手机”的投诉,总结出手机“吃费”的8种手段。

    手段一 自动定时发送短信

    典型事例:市民高荣女士去年购买了一款手机,此后话费开始直线上升。在打印出话费详单后,高荣发现她的手机给一个她没见过的号码(1066×××××)发了很多短信,费用从几角钱到两三元不等。高荣说,她从未给这个号码发过短信。

    拆招:据哈市工商局消保处处长王绪坤介绍,部分国产手机或山寨手机的生产厂商将“吃费”程序设置成订制SP业务短信,这种短信是定时发送的,手机用户通常很难发觉。即使手机用户打印出话费详单,也会误以为是自己不小心触碰按键发送的。其中,个别“吃费手机”疯狂地将定时程序设置成几十秒的间隔,以此达到“吃费”最大化。

    手段二 手机自己“上网玩”

    典型事例:4月2日至5月2日,市民姜女士遭遇了手机“吃费”陷阱,她的手机经常在凌晨上网,可这个时间段姜女士都在睡觉,此外,手机每隔几分钟就会收到一条付费短信。一个月的时间内,手机“吃”了她175元。

    拆招:王绪坤处长表示,近期12315接待的几起投诉中,发现一些品牌的手机“吃费”陷阱被设置成上网程序,此类程序被设置成不定时自动上网功能,而且每次上网的时间不长,每次产生的费用最多也就一两元钱,用户很难发现。

    手段三 碰到任意键就联网

    典型事例:“只要按一下手机右侧的按键就上网,弄得我现在根本不敢碰右侧的按键。 ”日前,61岁的市民曹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话费详单,4月份,他的手机订制了两条号码为1066开头的增值短信业务,收费6元,同时还有上网费。

    拆招:据哈市工商局消保处工作人员介绍,部分手机生产厂家为了让收益最大化,将个别按键设置附带上网或订制增值短信的功能,有的“吃费手机”甚至将任意按键都设置成这种功能,使得用户防不胜防。

    手段四 开一次机扣两元钱

    典型事例:“我的手机只要一开机就显示扣费成功。”市民李刚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他购买的一款山寨手机,只要一开机就会显示订制增值短信成功,同时也会扣除他2元钱的短信费。

    拆招:王绪坤处长向记者介绍,“吃费手机”设置的程序五花八门,开机即订制短信的方法和自动上网类似,手机用户只要一开机,“吃费”程序就会被启动。

    手段五 自带游戏不是免费的

    典型事例:“几天前,我外甥用我手机打游戏,第二天就欠费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游戏收了我50多元。 ”市民吕东讲述。

    拆招:据了解,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在使用手机进行上网或选择某一种付费项目时,手机必须为消费者提供二次确认的提示信息,同时,对于手机用户将要消费的娱乐项目单价,也应该给予明示。显然,吕东掉进了手机里暗藏的“吃费”陷阱。

    手段六 经常打出无声电话

    典型事例:哈市市民张女士说,2009年9月28日,她购买了一款“天时达”手机,不久,几个朋友就问她为什么总是打来电话却不说话,给他们发信息也没有字。后来,张女士发现,她把手机放在桌上时,手机竟然自动拨通了别人的电话。

    拆招: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定时拨号往往具有连续性,会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多次拨通某一号码,市民留心观察自己的话费详单,便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手段七 收到短信也要付费

    典型事例:市民赵敬杰购买了一部“振华欧比”手机后,经常接到奇怪的短信,而且话费明显增多,在赵敬杰提供的话费详单上看到,4月27日13时1分-13时1分50秒,增值业务服务商向该手机发送了6条短信,每条短信2元钱;“接收短信也收费,而且不到两分钟就吃掉我24元钱,这手机太吓人了。 ”

    拆招:赵敬杰提醒消费者,一旦在手机上发现莫名其妙的短信或者觉得话费明显减少,要尽快查询话费详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手段八 取消服务还得花5元

    典型事例:市民刘先生向记者反映,他的手机不知何时开通了网上邮箱业务,每个月都要扣他10元的服务费,他通过查询话费后得知被“吃费”,立即要求关闭该业务。可没想到,却被告知关闭该业务需要支付5元钱的费用。

    拆招:据了解,在部分增值服务提供商设置的“吃费”陷阱中,如果消费者想取消业务,他们也会收费。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ThinkPad Edge E30为商务个人用户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