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南山宠物商店将整治 最大狗市只剩两家店(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6-02 15:35:24 青岛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昨天,家住李沧区的孙先生来到位于南昌路上的澳淇敦市场,想买只宠物犬,可到这儿一看,当年红火的宠物交易场面不见了,各家店门口都堆放了一些废旧家用电器——宠物店都变成了一些回收店。记者从市场管理方了解到,当年这里有60多家宠物店,是青岛最大的宠物市场,而目前这里只剩两家,业户纷纷因“经营不善”而改行或另外选址开店,“澳淇敦”这块曾经响当当的“宠物招牌”基本“摘牌”。我市从4月26日起严查禁养犬,记者调查发现,宠物大本营开始“失守”。

    当年猫狗场遍地旧家电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南昌路的这家曾经的宠物市场,正门的石头上原来的“澳淇敦宠物市场”的石刻已改成 “澳淇敦建材装饰市场”字样。路两边不见了宠物店,都改成了废旧家电回收店。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虽然市场已转型,但常有市民打电话咨询宠物价格,或跑来买宠物。看来,“澳淇敦宠物市场”这块牌子在不少人心中还会挂一段时间。

    两家宠物店在孤单支撑

    转了一大圈,记者才在临街的一处角落里找到了“硕果仅存”的两家宠物店。老板赵先生说,他在这里干了四五年了,还坚持在这里是靠一些老客户。记者看到,这两家宠物店里,都只有四五种犬,并不见大型犬的影子。王女士说,这一阵子严查养犬,大型犬基本卖不出去,所以不“摆”出来了。比熊、泰迪、金毛等好卖一些。

    当年卖俩月顶现在一年

    “现在宠物店不好干了,”赵先生说,几年前红火的时候,自己两个月卖出的宠物数量相当于现在一年的了。据介绍,现在店里有10只母犬,每年可以繁殖五六十只小狗,而卖出去的数量只有四五十只,“每年的收入也就是一个人的平均工资吧,”赵先生边说边指着笼中的一只小狗说,看,这只泰迪出生快一年了,还没有卖出去。宠物 “待售闺中”,对于主人来说,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喂养成本,另外,大龄的宠物不如小的好卖。

    对于目前宠物热的遇冷,赵先生还有自己的一番理解:青岛的宠物热似乎出现在2002年以后,到2006年前后达到顶峰。 2002年前,市民家中的宠物犬多是京巴、西施等小型犬,此后出现的名犬、大型犬受到市民追捧,很多市民以家养一条金毛、哈士奇“为荣”,很多外行也盲目进入宠物行业。而现在购犬热潮基本过去,买的宠物只要不死就会养下去,再加上养犬政策限制,所以宠物市场的鼎盛时期过去了。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青岛出台天然气限购政策 每户每月限买50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