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品牌、舆论、股市的四面楚歌,让金山的静脉血管压力迅速上升,态度和做法也迅速硬了起来。道德底线的沦陷,让流氓的本性再也无需遮掩,2010年5月28日22点前后,充满复仇血液的矛头直指竞争对手。 随着一次没有版本变更的升级,金山网盾对用户系统中的360程序进行了全面破坏。360木马防火墙、木马云查杀、漏洞补丁、插件清理、IE修复等安全防护功能随之一同失效。值得一提的是,自5 据业内专业人士推测:本次金山能够对360功能进行屏蔽和破坏,极有可能就是由于金山利用了“预留”的本地权限漏洞;而网盾升级后版本号却没有变化,则更像是直接针对360做出的终端封杀策略。很显然,如果上述推测成立,那将意味着在我们花费1000-20000元不等的个人电脑上,最重要的系统安全软件选择将不能完全由自己说了算。同样,对于绝大多数并不熟悉软件、程序甚至基本系统知识的个人用户而言,如果连杀毒软件都预留了“后门”,如果杀毒软件要反过来控制管理权限,那么,他们还能相信谁? 假使金山还有一丝理智的话,显然不该将满腔怒火发泄在无辜的“衣食父母”身上。如此这般,尽管可以使得网盾的检测速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同时也将数千万网民的电脑赤裸裸的暴露在“本地提权漏洞”的威胁下。同样,对于金山而言,由于在这期间彻底暴露了亦正亦邪的安全厂商身份,无疑也显得有些得不偿失。 速度快未必是好事。而反应迅速,通常也代表着不成熟或者不能持续。从金山对“笔误门”事件的遮遮掩掩,对“漏洞门”事件的信心不足,直至最终插手用户终端的丧心病狂,无疑都预示着一个必然的结果--非器质性早退。也许,当前评价一个上市公司的衰败尚且为之过早。但如果是对于一款自欺欺人、市场紊乱、害人害己、强迫民愿的杀毒软件而言,冲动的代价,显然不会只是道歉那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