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一号首席科学家陶春晖做报告 记者随后登上了这艘科考明星船,在会议室中,听取了“大洋一号”首席科学家陶春晖所作的报告。陶春晖告诉记者,本次航行堪称“发现之旅”,开展了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富钴结壳、多金属结核、深海环境、深海生物基因和深海生物多样性等多项调查,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大洋调查航次,具有目标区多、空间跨度大、时间长、高新尖设备应用多等特点,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在“大洋一号”的第21航次中,科考队员新发现了5个热液区,其中包括大西洋2个,太平洋2个,印度洋1个,这使得我国多金属硫化物的发现扩展到了三个大洋。陶春辉介绍说,热液是指从火山活动频繁的洋中脊山顶喷涌而出的高温液体,这种液体中含有大量的丰富的化学物质,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养料,而热液区生物也为研究地球生命现象开辟了新的领域。 本次科考,开创了我国在大洋中脊开展海地地震探测的先河,填补了在西南印度洋完成大规模海地地震探测的空白。同时,首次在西南印度洋发现大范围出露的超基性岩,并用拖网和电视抓斗采获大量超基性岩,为研究超慢速洋中脊的地质构造及热液成因提供了宝贵的样品。 另外,在太平洋的科考过程中首次成功使用取样型水下机器人(ROV),观察到大量黑烟囱并用机械手成功采得烟囱体样品,是我国成为少数能使用深海机器人进行洋中脊调查的国家之一。 在海山区和多金属结合合同区成功进行了深海声学深拖调查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为研究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结核的小尺分布规空矿机理以及精细地形特征奠定了基础。 高科技设备自主研发 调查工作如虎添翼 大洋一号首席科学家陶春晖介绍到,此次科考中,深海机器人(ROV)、海底地震探测仪(OBS)、深海生物组合取样器等装备都首次投入使用并且获得了成功。 其中,在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科研人员首次成功使用了自主研制的深海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是有缆的,最深能潜3500米。在2700米左右处,机器人发现了一个高26米的罕见的海底黑烟囱(海底热液喷口区),周围有大量热液生物。机器人用机器手抓了7公斤的样品。 而在西南印度洋投放的海底地震探测仪,利用40个探测仪器组成了一个台网,算得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底地震成像调查。科考队员用五六天回收了其中的38个仪器,仪器成功率非常高,最后采集到了海量的海底地震数据。 这些设备的成功使用有力地保障了航次任务的顺利完成,展示了我国自主研发大型装备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高技术装备的研制能力,也为今后同类装备的研制和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青岛新闻网记者 董金鹏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