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老舍青岛故居开放 莫让拆迁抹去城市文化记忆

1
青岛新闻网 2010-05-28 14:15:15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这是修缮一新的青岛老舍故居暨“骆驼祥子”博物馆(5月24日摄)。5月24日,青岛老舍故居修复工程竣工,同时全国首家以文学名著命名的专题性博物馆——“骆驼祥子”博物馆落成并开馆。青岛老舍故居暨“骆驼祥子”博物馆位于青岛市黄县路12号,20世纪30年代中期,老舍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期间,曾在此居住,并创作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以及《文博士》《我这一辈子》等一批优秀作品。新华

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曾住在青岛市黄县路12号的市民陈先生,两年前同这里的12户居民一起从这幢建于20年代的欧式小楼迁移了出去。所幸的是这次不是拆迁,只是小楼多了个《骆驼祥子》博物馆的名字。

    陈先生自幼生活在这里,他对这座小楼充满了感情,1981年,老舍夫人胡絜青和长女舒济来此访旧,他才知道这里曾是老舍故居。

    要搬迁了,陈先生和邻居们的心情十分复杂:“我们都很赞同政府这个决定,个人都作出了牺牲,可这是为了国家,为了这座城市。如果是房地产开发,而不是恢复老舍旧居,我们是绝不会同意迁出去的。”

    年近八十岁的青岛市文史专家鲁海创作了25部有关青岛文化历史的著作,谈到建筑对文化传承的作用,老专家说:“通过纸张文字传承非常必要,但是建筑物、博物馆可以给人更为直观和更为深刻的感受。要真正理解一部作品,就应该到他创作的地方去。”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青岛市政府和市民的努力,让这座建筑拥有了尊严。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打造城市文化,但方法不一,有些是大剧场、大图书馆,其实城市更应该去发掘自己的文化底蕴,并且加以保护。有陈先生这样有尊严的市民,有黄县路12号这样有尊严的建筑,一个城市才有可能拥有文化与尊严。”

    刘宜庆感叹到,在“资本”和“政绩”驱动下,各地到处在争夺名人故里,甚至是西门庆故里,却不断地拆除真正的文物。城市化快速扩张的重要利器是“拆迁”,“拆迁”对市民利益和情感造成伤害,更对城市文化历史造成破坏。每一座老建筑的消失,都有可能是一段城市文化记忆的丧失。

    刘宜庆说,黄县路12号是幸运的,可每天又有多少这样传承文化的建筑物,在推土机的轰鸣中瞬间变成一堆瓦砾,让人连伤感都来不及。如果我们再不控制一下推土机的方向和速度,我们在书写当代的城市建筑史时,会不会尴尬地发现:我们面对的只能是一部城市拆迁史。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金王澄清媒体质疑 称其股权转让明赚暗亏不实
下一篇:2000亿地方债山东分得69亿 11亿青岛自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