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山东 > 正文

济南大明湖发现4条宋代水渠 笼罩3大谜团(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5-27 17:40:39 山东商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10米内存在4条水渠

    大量泉水从何而来?

    由于相距10米之内就有4条沟渠,考古专家判定此地区在宋代时期泉水非常丰沛。仝艳锋博士提到与南面地势较高处的趵突泉北路6号遗址、高都司巷遗址考古发掘相联系,这一大片区域泉水应是自南向北大量流过,然后一直向北延伸,那么泉水的源头在哪呢?

    记者注意到,目前遗址南面并没有大的泉眼,而趵突泉在护城河西南外,泉水则流入了护

城河,不大可能流入这一区域。水渠周围有道路、车辙等遗迹说明当时泉水水位较高,几乎与地面平行。那么在宋朝是不是就已经出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景象,大量泉水是不是家家户户的泉水汇集而成的呢?这有待考证。

    砖砌沟渠仅联通一条水渠

    这个人造水渠何用?

    考古所专家介绍;“砖砌的沟渠,长约3.6米,高约0.2米,宽约0.5米,由三层砖砌筑,明显是人工建设的,应该是人为引水水利工程,它与南北向水渠垂直,西高东低,应该是由西向东引水,把大的沟渠中的水横向引到所需之处。”那么所需之处是哪儿呢?

    这条人造水渠仅仅是联通了其中的一条水渠,并未再向西联通其他两条水渠,而东侧是地势较低的道路,这个人造水渠分流的泉水用来干吗呢?对于这一人造水渠的猜测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水渠上层的地质存在淤泥层

    此区域发生过重大水涝灾害

    据了解,遗址分为三个不同的地层,其中第二层为深黑色淤泥层,厚度约3.0米,距现地表约2.2米,时代为宋代至民国时期。在宋代地面之上大量的淤泥层层淤积,从宋代一直堆积到民国时期,持续时间很长,考古所专家推测这一淤泥层在初期形成过程中可能与本地区发生过水灾有关。

    济南市考古所仝艳锋博士表示:“淤泥层的底部发现了时代为汉代及其以前更早时期的器物,可以断定洪水把附近其他地方地层中的器物冲积到本地区而形成这种现象。在宋代,水灾将地面在短时间淹没后,从宋代以后此地就成为水面。”这种淹没是不是跟水渠有关系?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济南免去17位领导人相关职务 保留原职级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