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秧歌队舞台“斗舞”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少海新城新建秧歌城时,5支不同风格的秧歌队正在现场排练。记者注意到,来自山西稷山高台花鼓的60多名演员的脖子、身上和腿部各捆绑着两个花鼓,随着音乐声翩翩起舞。接着鼓点加快,十几条板凳叠摞起来,30多名演员跳上板凳分层表演,令人称奇。 具有东北特色的辽宁海城秧歌队也不甘示弱,在一名拿着大烟杆的老艺人带领下,20 胶州大秧歌、海阳秧歌、商河鼓子秧歌同属鲁系秧歌,辽宁海城秧歌和山西稷山高台花鼓分别代表东北流派和西部流派,5支秧歌队各有“绝活”和特点。在现场,中国舞协负责人告诉记者,胶州大秧歌已有300多年历史,讲求“抬重、落轻、走飘”,配乐选用乡土气息浓郁的唢呐和韵味奇特的鼓子,扭起来“三弯、九动、十八态”。 海阳大秧歌则是唱舞结合,阵容庞大,由“执事、乐队、舞队”三部分组成,其中又分“三眼枪”、“乐大夫”、“彩旗”等多个角色。发源于商河地区的鼓子秧歌民间歌舞形式颇多,有伞鼓舞、花鞭鼓等三十余种,其中伞鼓舞的舞蹈形式最完整,成为商河鼓子秧歌的代表。 此外,山西稷山高台花鼓秧歌,以“高、奇、险、绝”而著称,是西部最具代表性的秧歌。表演到高潮时用十几条板凳叠摞起来,演员分层表演,难度大、花样多。 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辽宁海城高跷秧歌,以奔放、热烈、火爆的表演特色成为东北秧歌的代表,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曲艺演出队来助兴 在排练现场,除了这五支秧歌队巡演中十分抢眼外,另外来自全国6省市具有当地特色的表演队也不甘示弱。秧歌队彩排完毕后,随着强劲鼓乐响起,来自河北沧州舞狮 表演队,20多名身穿黄红色“彩衣”舞狮人披挂上阵,伴随着有节奏的锣鼓点,左扑右突,憨态可掬。来自北京门头沟区京西太平鼓的53名演员,边打边舞、鼓舞结合。此时,10名演员各扛着一根10米多高彩幡,翻转腾挪上下翻舞煞是壮观。记者了解到,除了5支秧歌队将在节会期间PK外,今年秧歌节还邀请了来自安徽花鼓灯、安塞腰鼓、“铜梁龙舞”,云南玉溪花灯美、横山老腰鼓、北京京西太平鼓等具有地方特色曲艺演出队前来助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