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 正文

记者探访我市部分校园安保工作

1
青岛新闻网 2010-05-18 09:11:05 青岛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近期,学校校园安全让人牵挂揪心。国内个别地方接连发生的几起恶性校园安全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4月30日,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紧急通知》,5月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校园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校园安保工作,全力构筑安全壁垒,为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5月13日,记者就此到部分学校进行了探访,发现大多数学校提高了校园安全管理等级,外人很难进入校园。但同时也感到,编牢校园安全防护网,在提高防范准备、应急处置能力的同时,亟待建立校园安全的长效机制,避免集中整治“一阵风”。

    严加防范中尚存安全隐患

    5月13日早7时50分,记者来到北仲路第一小学门口。在校门口,10名五六年级学生分两排站在大门两侧,形成了长约5米的通道,学生们正在从这个通道陆续进入学校,1名装备了警棍的民警和1名专职保安分别在校门口执勤,1名交警也在附近疏导交通。在距离学校大门10多米处,还有一辆110警车在巡逻。家长们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就不再往前走。 8时,课前准备铃声响起,所有学生进入教室,学校大门也慢慢关闭。记者采访了部分家长,他们都表示,最近学校加强了安全工作,这让他们更放心了,但希望不要是“一阵风”就过去了。

    在金门路小学、青岛五中、宁安路小学、金螺号幼儿园,记者看到上下学时间均有民警站岗,学校门卫也非常认真负责,外人很难进入校园。

    采访中,虽然学校非常重视校园安全工作,但是,隐患依然存在。当天下午4时,记者在敦化路小学门口看到,学校开着右侧的小门,部分学生正在操场上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内的传达室并没有发现门卫,记者看到门房没人,便溜进了学校,过了5分钟,门房大爷才姗姗来迟将记者带出校园。

    记者碰到的是否属于 “偶然”未可知,但通过走访,发现校园安全仍存在着隐患。

    隐患一:保安年龄偏大,专业素质欠缺。记者发现,大多数学校配备的保安人员年龄偏大,很多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校园安全的第一道关卡,他们不能不说是非常尽责。不过,年龄偏大导致的身体素质下降,以及不具备专业保安的相关保卫素质等问题,让人为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捏一把汗。试想,如果有歹徒冲击校园,这一两位看门老师傅能否自保尚不可知,怎么能奢望他们制伏歹徒,保护孩子的安全?

    隐患二:长效机制不足。大部分学校有民警把关,让人很放心。但是如何让岛城有限的警力应对近千所校园安全安保任务,还需要探索长效机制。同时,目前措施多是预防,并没有从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着手。记者发现,每一起校园惨剧发生的背后,或多或少存在着各种社会矛盾。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加强对社会矛盾的梳理,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心理疏导,或许,对校园安全潜在的威胁也将会大幅减少。

    校园安保软硬件快速升级

    校园安保提升软硬件建设必不可少。北仲路第一小学负责人无奈地表示,“我们也不愿意招聘老人做门卫,但经费不足,没有办法啊。 ”崂山区西韩小学负责人说,对于校园安全管理,集中整治是容易的,但校园安全却是需要天天如一的。要让校园每天都有安全保障,不出盲点与漏洞,就必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长效保障,比如,建立治安岗亭,需要专门的警力配备;加强学校门卫,需要投入聘用专业保安,或者试点校园的物业化管理模式。

    记者从公安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市所有学校将配备电子监控系统,实现电子监控的全覆盖工程。同时,七区将组建校园专职安保队伍,并设立校园警务室,实行公安机关和学校的双重管理。相信很快这些措施能为孩子们的安全多加一些保护墙。

    亟须建立长效机制

    综合各方面意见,建立校园安全长效机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在加强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也必须建立起一套自我保护的长效机制。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应当自己建立安保台账,健全门卫、安保、安全教育、安全督查、学生接送等各项制度,并进一步明确责任,真正把各项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只有从内部强化了安全防护措施,才能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确保校园安全。”

    健全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也非常必要。宁安路小学负责人还表示,要做好学校周边安全整治以及重点人群的排查摸底,力争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校内和萌芽状态,消除安全隐患。

    确保校园安全,防范工作重在长效。市政协委员王夕源表示,校园安全事故事件本身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防范就更应该注重长效,变应急处置为长效管理。现在有关各方难免对校园安全工作采取“应急”手段,重点整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关注点的转移,可能对校园安全管理松动懈怠,甚至回归既往。事实上,为了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2005年6月公安部就曾公布《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如今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说明八条措施没有得到始终如一的有效落实。“校园安全问题不能仅靠一个社会部门来解决,一两个简单的措施只能是隔靴搔痒,不足以确保校园安全万无一失。要通过校园安全立法等方式,构筑安全壁垒,实现所有校园安全防范措施无缝隙覆盖,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维护的校园安全网络,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

    正如一位民警的感言:“说到底,警察站岗毕竟增加了紧张气氛。如果哪天警察不用站岗了,才是我们真正希望的。”这一天,就是校园安全保障制度机制扎实落实之日。(记者 刘振兴)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胶南全方位构筑校园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