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调查:电脑延保收费猫腻多 已成商家圈钱手段

1
青岛新闻网 2010-05-13 10:42:34 南方农村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近年来,电脑产品投诉一直居高不下,对售后服务的诟病更众口一声。而始自2009年的惠普“质量门”,人们在谴责之余也心有余悸:电脑保修怎么就让人如此不省心?

    借力于“质量门”,各厂商推出的延保服务在此番长假市场日渐火爆。不过,其真实的运作情况究竟如何?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进行了一次调查。

    两种声音

    有需求但议价遭质疑

    4月28日,通过QQ在线服务(313

785769),南方农村报记者对近五十名读者发送了两个问题:“您认为电脑延保服务有无必要?您所期待的延保服务是怎么样的?”

    通过整理读者提交的答案,南方农村报记者发现有两种声音互不相让:其一,“价格虚高、服务没人监管,完全没有必要”。其二,“多花几百块,保修服务多出三年,值!”不过,部分深入关注过电脑延保的读者则认为,最大的缺憾是电脑延保“竟可以议价”,而在淘宝网上更不乏提供各品牌电脑延保服务的售卖者,“差价很大,定价实在太不透明了!”

    延保陷阱

    包修和保修概念不清

    5月4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云浮市区的一家中域电讯店面遭遇延保推销人员的“死缠烂打”。当记者表示有意购买一台促销价为4299元/台的联想G450AT4300笔记本,工作人员即展开游说:“花738元买三年省心,花410元买2年省心”。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各店面推广延保服务,给促销人员的回报一般都是50至100元。而各商家之所以热心推广延保,则是迫于日渐摊薄的利润,他们需要找寻新的赢利点。

    不过,2009年由重庆市万州区消委会发布的消费警示,也暴露了延保的另一重真相。国家“三包”规定中的“包修”主要是指在“三包”有效期内,除因消费者使用或保管不当等因素致使商品不能正常使用外,在维修时消费者可以不支付任何费用。而国家相关“三包”规定中并无“保修”一词,“保修”可以理解为“保证修理”、“保障修理”等,但不一定是免费的。商家在发票上注明的“延保”字样,是有意识地通过与“国家三包规定”字样联系起来,进行概念偷换,使消费者理解为“延保”就是延长“三包”。如果商场主动延长“三包”是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的表现,而收取“延保”费用就没有相关规定了。

    有业内人士更提出,目前电脑行业通行的部件分开保修,客观上也给了“延保”以欺骗消费者的空间:“其实即使延保两至三年,也还是在零部件的正常使用寿命范围之内”。

    延保猫腻

    或将使用非原装配件

    “商家加入推广延保的大军,产生的后果有可能更为严重!”梅州的黄师傅认为,一旦在产品的维修方面厂商各自为政,非原装配件或旧配件的使用或将更为猖狂。

    为此,他提醒消费者,最好还是购买厂家本身提供的延保服务,尤其需要关注免责条款,“免得到时他们以人为或意外为由逃避免费维修,那可就得让消费者再掏钱了!”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商丘农民赵作海入冤狱11年 获得国家补偿6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