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上崛起新北川 ——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暨青岛援建北川纪实 2008年5月22日,一支紧急抽调、由青岛12个市直部门130余名干部和上千名施工人员组成的援建大军,浩浩荡荡抵达曲山镇和陈家坝乡,拉开了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序幕。从此,曲山镇、陈家坝乡、北川新县城,处处留下青岛援建者的脚步,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青岛人民的爱传递给北川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两年来,青岛援建者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农村、乡镇、新县城、工业园区和人力智力支持五大援建任务,使北川迅速恢复再生功能,重现勃勃生机。 两年来,青岛援建者恪尽职守,团结拼搏,不畏艰险,不辱使命,用爱心和智慧,将岛城800万人民的爱心送到了灾区人民的心坎上。 两年前的今日,北川沉浸在痛苦中,无情的地震将大地撕裂,将道路拧断,将城市摧毁,无数的家庭破碎了,相亲相爱的人们瞬间阴阳两隔。 大爱无疆。灾区人民的安危,时刻牵动着800万青岛人民的心。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山东对口援建北川羌族自治县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紧急部署,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市援川救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阎启俊,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向全市作出动员:“一定要把灾区人民当做自己的亲人,举全市之力,组建起最强的援建班子,派出最强的技术人员,提供最多的资金支持,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援建工作。要尽一切努力,帮助灾区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青岛特色”叫响北川 青岛承担着曲山镇、陈家坝乡援建工作,并参与北川新县城和北川工业园区的建设。曲山镇和陈家坝乡在地震中破坏非常严重,青岛的援建项目共计17个,包括中小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市政道路和配套设施,总投资1.27亿元,除此之外还要负责两地民居建设的规划和技术指导。由于在地震中遭受巨大的破坏,这两个城镇都要异地重建。为了给北川人民建设安全宜居的新家园,青岛的援建者作了科学的规划和高标准的设计。 北川羌族自治县地处地质断裂带,青岛援建规划中特别强调了选址、民族特色和抗震三个特点。根据规划,曲山镇和陈家坝乡的建筑要建在远离泥石流灾害的位置,充分体现羌族特征,为白色碉楼式外形,内部结构上打破旧时农村住宅“三窄”(厨房窄、厕所窄、猪圈窄)设计,体现新农村住房要求。抗震等级上,一般建筑要达到8级以上,公共建筑标准更高。 在北川,青岛的援建工作是最快的,以至于“青岛速度”成了一个专用名词,从修建板房到建设场镇,青岛的援建者给了北川人民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指挥部为每一个项目安排了科学的计划,倒排工期,每日调度。在资金拨付上,及时足额拨付,企业有资金困难,提前拨付保证工期。施工人员全面实行三班倒昼夜工作,保证进度。有人形容,青岛的工地上永远都是热火朝天,晴天大干,雨天巧干,晚上挑灯干。“我想这就是青岛特色”,青岛驻北川工作指挥部总指挥赵兴书说。 对于“青岛速度”,曲山镇小学校长陈勇感触颇深。陈勇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曲山镇小学,去年4月1日全面开工, |
上一篇:英国首相布朗宣布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