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麻辣教授易中天在《三国》里挑一个角色来演,他恐怕会选“曹操”。易老师《品三国》时开篇第一句话就说:“讲三国,先得讲曹操”,他又说,“要弄清楚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并不容易。”新《三国》开播一周,最大的争议落在曹操身上。对曹操的争议,有观众反映陈建斌的表演有些浅,刺董一幕中显得曹操鲁莽冲动,不像一代枭雄的作为。也有评论讽刺,曹操已经被演绎得像个现代电影版的黑社会、复仇者 饰演曹操,陈建斌告诉记者,从筹备到拍摄完成,为这个角色他耗费了将近三年,但值得。带着一肚子的问号,陈建斌演绎这个中国历史上罕见复杂的政治人物,过程是“惊喜地发现”,最后,他找到了“答案”。 导演高希希力挺“曹操”这个角色,也认同陈建斌对曹操的诠释,“陈建斌把握‘曹操’最大的困难就是怎样从灵魂上改造。对他我倍加赞赏,中国演员能像他这样演曹操的,我还没有看到第二个。他太了解曹操,说实话,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用功的演员,他能把曹操的所有诗篇倒背如流,而且能理解曹操当时的境遇,这一点比我都高出许多。” 雷人语境下的新曹操 新版《三国》与老版《三国》的一个大不同是,老版采用了半文半白的台词,而新版则基本上全是白话文,从已经播出的部分来看,振聋发聩的好句子不少,雷人之辞也很密集。 “也许你昨天看错了我曹操,也许你今天又看错了我曹操,我从来不怕人看错我”。这是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后,面对怒而申讨他的陈宫说的一句话。陈宫以曹操胸有大志而弃官追随他,这是看到了曹操的另一面。看到曹操凶狠的另一面时,陈宫怒了,他怒了,曹操的形象饱满了。 在与陈宫交锋的情境下,编剧朱苏进为曹操设计的台词被观众认为很雷人,“要杀便杀嘛,何必犹豫,搞得自己很痛苦”、“我的脑袋太贵,你的又太便宜,抱歉。” 实际上,还是很好的表现了曹操的个性,陈宫其实都没有看错,曹操就是一个多面体,他虽然也为误杀好人而内疚,但不会为了内疚而动摇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天下大乱之根源在于人心丧乱”,这是刘备的话。让主要人物迅速亮相,产生交集,这是电视剧常用的手法。虎牢关前,编剧朱苏进为曹操和刘备率先安排了一场对话,“以权谋定天下”和“以忠义匡天下”之争已见端倪。“人心丧乱”永远是社会问题的最深层根源,不管你有怎样的好制度,只要人心要规避制度,而不是遵守制度,便永远没有效果。 “曹操给人的奸诈印象,比曹操本人更可怕”,这是许悠对曹操的评价。许悠本是袁绍的谋士,开始还言听计从,后来因为谋士之间的内斗,他失去了袁绍的信任,所献灭曹之计不得采纳,坐了冷板凳。袁绍就像一个拙劣的牌手,每次冒险都被击中,每次谨慎都错失良机,他输给曹操与其说是性格使然,不如说是智商低下之故。许悠看他难成大事,畏曹操如虎,就发出了上述的感慨。而曹操固然是奸诈过人,他的名头更使其奸诈发挥出两倍的威力。世人每每据名以推人,实事求是者鲜见也。 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编剧朱苏进并不甘心于对原著进行描红,他对台词改造,被很多人认为是“与时俱进”过了头,但不可否认,这些雷人语句背后,倒是对人物个性塑造起了很鲜明的作用。 “我愿意永远沉浸在小姐的芬芳中”。你断想不到,这会是一句《三国》的对白。新版《三国》把吕布与貂蝉的关系由阴谋变成了爱情,这一段顿时有了偶像剧的感觉。“若除禽兽必先献身于禽兽”。在人心不古的时代,无良艺术家是这样规劝女青年的:要想献身于艺术,必先献身于艺术家。现在,这句话被改了作为王允劝说貂蝉入局之语。道理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在“潜规则”盛行的今天,这话怎么听都有些可笑。但是不是背后也能找到现实依剧呢?新《三国》之新,关键要看观众能否看到里面的潜台词,如果你不是一个一叶障目的琐碎主义者,或者抱残守缺的本本主义者,试着去看看雷人语句背后,编剧暗设的“连环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