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节会类 > 正文

日本馆高科技赚眼球 墙上摸一下出现电视(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5-10 06:35:06 潇湘晨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上海世博园日本馆,独具特色的文化游览电梯被美丽的壁画装点,艺妓、樱花尽显日本风情。图/IC

    想看电视?在墙上摸一下

    会灵活地拉小提琴曲的机器人,污水变饮用水的处理系统,可以充电的汽车,再加上紫蚕宝宝会呼吸的“皮肤”,日本馆以多项科技成就赚足了眼球。不论是排队参观,还是媒体采访预约,都异常火爆。昨天,本报成为上海世博会开园以来唯一进入日本馆采访的湖南媒体。

    粉红色的机器人,用树叶做耳朵的小兔子,只在动画片里出现过的小猪蚊香罐,还有贯穿始终的朱鹮的故事……这个人称“科技馆”的展馆,不仅“很科技”,还很温情。本报记者蔡胤 上海报道

    在茶道烧酒中品味日本

    3个犄角一般的气孔,淡紫色的“蚕宝宝”圆嘟嘟地趴在地面,昨日,昵称为“紫蚕岛”的日本馆在烈日下显得格外“卡哇伊”(日语,意为“可爱”)。关于这层透气不透雨的会呼吸的“膜”,已有很多介绍见诸报端。

    来到一层侧面的场馆入口,“联接”的主题题字映入眼帘,这是旅日中国书法家熊峰的作品。随后的画卷,展示着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从相对于炎热的室外进入展厅后,记者觉得有些冷,地上的地漏一般的排气口往外吹着冷风,这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

    随着电梯在圆顶缓缓上升,带着大和民族的气息,日本式的四季生活迎面而来:春天,模拟的樱花挂满天花板,石径竹亭,小小的茶室安然诠释着茶道的场景;夏日,窗外蝉鸣入耳,孩子们呼朋引伴,午后一场大雨袭来,天空放晴;如果说秋天的日本生活是中秋月下的一壶烧酒,那么冬季雪地上一只精致的小兔子则在诠释着日本式的温情。

    陪同记者采访的日本馆工作人员黄鹂说:“日本馆是需要慢慢品的。”

    机器人拉响《茉莉花》

    一阵快节奏的街舞音乐,将游客的心境从传统的日式生活引入现代文明。

    “真的可以发电吗?”6岁的上海小朋友洋洋在“发电地毯”上蹦了又蹦,穿着朱鹮造型服装的日本礼仪小姐指了指洋洋头顶的电视屏幕上显示的能量数,用“日式汉语”轻轻说:“看,真的发电了。”

    在爱知世博会上,日本机器人曾吹奏过喇叭,昨天,在展区之后的“暖场表演”部分,身高1米多的机器人手指灵活地揉弦,身体跟随旋律轻摆,将一曲舒缓的《茉莉花》演奏得分外动人。

    “这真是他演奏出来的声音,还是放的录音带?”很多人觉得难以置信。

    “真是他演奏的。”黄鹂向记者解释说,中日两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这个表演寄托了一个愿望,希望将来能普及灵活的机器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轻轻一抹,都市变田园

    日本馆周身都是高科技。不仅有“解剖”过的充电汽车展示,还有污水变饮用水的净化系统,还有次世代支线喷气机模型。用安徽游客程先生的话说:“带孩子来看,就像是给他上了堂知识量极大的科技课。”

    很多人留意到,机器人演奏的现场,墙面是由一整幅“超写实巨幅照”构成,这张照片高6米、宽27米。拍摄这幅照片的概念相机能够清晰地拍出树顶上蝴蝶的翅膀,目前,这台“万能相机”还是一台概念相机。

    机器人演奏的背景墙也很有“文章”。当你想知道几点了,在墙上摸一摸,挂钟出现了;当你想看电视的时候,动动手指,墙上的电视机开了;想运动的时候,还可以对着墙上模拟的场景打网球。如果你想给家里换个场景,那就轻轻一抹,由都市变成了田园。虽然这面“生活墙”也是一个概念,但它与人体之间的感应技术已经有了基础。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世博开园7天已有70多人中暑 医疗加强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