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5月4日报道 4月14日早晨7点49分左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初步判定)。 这是玉树地区近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玉树是一个地震多发区,并有7级以上地震的记录。该地区之前最近发生的地震是在2006年7月18日,震级为5.6级,并伴有多次余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称,这次地震的发生标示着我国有可能进入新的地震活跃时段。2008年,我国大 在此背景下,在地震发生当天,《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他从最近几年我国地震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地震预测难题等方面,对本次玉树地震的情况作了更深入的解读。 张晓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玉树地震与2008年的汶川地震同属一个块体——巴颜喀拉块体,且根据最近几年的地震统计,这一块体周边非常活跃。从预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不成功的预测。 与汶川地震同属一个地块 《中国经济周刊》:对于本次发生在青海省玉树县的地震,7.1级是最终确认的震级吗?会否像汶川地震那样,随后可能做出修改? 张晓东:是确认过的。这次地震虽然发生在人口比较稀少的青藏高原,但是,地震震中距离玉树县同时也是州政府的所在地比较近,对当地建筑物特别是土木建筑物破坏比较大,目前媒体报道出来的死亡数字是数百人,这个数据还会随着时间的推进持续的增加。 《中国经济周刊》:接下来发生较大级别的余震的可能性大吗? 张晓东: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包括6.8级的和5级以上的较大的余震。 《中国经济周刊》: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这次玉树地震,和汶川地震有关系吗? 张晓东:从动力学环境来讲,地震间都是有关系的。这次地震发生在甘孜—玉树—风火山断裂带上,震源机制为走滑型地震。地震位于巴颜喀拉活动地块南边界,与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8.0级地震同属一个块体(汶川地震位于巴颜喀拉地块东边界)。 而实际上,最近几年中国大陆比较大的地震的分布,证明这个块体的周边是比较活跃的。1996年喀喇昆仑山发生过7级地震,1997年西藏玛尼发生过7.5级地震,2001年昆仑山口西发生过8.1级地震,2008年3月份,新疆和西藏交界的于田发生过7.3级地震,后来就是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汶川8.0级地震,再加上这次玉树发生的7.1级地震,这些地震都是沿着巴颜喀拉地块周边地区发生的。 巴颜喀拉块体北边界是昆仑山,南边界穿过了唐古拉山地区一直与川滇藏交界,东边界就是龙门山断裂带,汶川地震就是位于该地块的东边界龙门山断裂带上。 “这次肯定不是成功的预测” 《中国经济周刊》:那么,对于这一地块周边地区的地震监测是不是我们最近几年地震监测的重点? 张晓东:应该说全国所有的地区都是我们监控的重点,特别是我国南北地震带,包括汶川地震和这次玉树地震,都是在南北地震带上。而且,我们地震预测有严格的会商制度,时时会商,重大异常都是不过夜,发生显著性事件都是要及时会商,这些工作都是一直在做。 《中国经济周刊》:但是,我们注意到,这次玉树地震发生之前,没有针对性的预测出来。 张晓东:应该说这次肯定不是成功的预测。尽管大家也都时时地关注地震活跃地块的发展变化,但是大家都知道,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不过,随着地震的发生,人类对地震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很多专家都进入到这个领域,毕竟,地震关系到国计民生。 《中国经济周刊》:就这次地震而言,根据台网中心的监测,在7点49分发生7.1级的主震之前,早晨5点多的时候,已经发生了4.7级的前震,这中间其实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如果在前阵发生后及时做出即将发生更大级别的主震预测,损失是不是可能小很多? 张晓东:在中国大陆地区,5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20次,4级以上每年至少有一两百次,至于说4级地震发生以后,后面是否会马上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这是很难预测的,同样是世界级难题。 但也有特殊的情况,比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1975年海城地震,那是因为海城地震的前震形成一个序列,同时观测到了比较多的异常。但我们只能说在条件比较有利的情况下,能够做出一定程度的甚至成功的预报,预报不成功的比较多,4级地震发生以后会不会发生7级以上地震,这在科学预测上是比较难的。同时,这一地区地震监测能力总体上比较薄弱,台网的工作环境也比较恶劣。 玉树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较弱 《中国经济周刊》:既然已经知道这个地区处在比较活跃的地块,为什么监测能力会比较弱呢?按道理,在这一地区的台网建设上应该会优先投入。 张晓东:最主要是受观测环境所限,在那里做大规模的观测和实时观测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应该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包括这一地区在内的我国地震台网建设都有比较大的发展。以前,青藏高原这一块地震比较多,但是,这一地区的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相对比较弱。 地震台网的发展不光是与地震是否频发有关。我们常说防震减灾,地震监测还和减灾有关,某一地区的地震形成灾害,一方面是因为地质构造,同时还和这一地区的人口分布以及建筑情况都有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而且,地震活动不是局部的,地下的运动都是互相有关系的,我们的台网不可能局限在非要监测一个地方,而是要普遍铺开,要监测整体运动的情况。这几年,通过我们台网铺开,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地下运动,认识比以前要深入多了,比以前更深入的认识了中国大陆比较活跃块体的运动特点和运动方向。通过这些观测,比以前更深刻地认识了一些地震发生前地质构造的环境和地震发生的特征。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会不会对分布于这一地区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给出提示或要求? 张晓东:按国际惯例和经验,要将所有建筑物要变成非常抗震需要非常大的国家实力。所以,一般来讲,不同地区的建筑物在设计时采取的抗震级别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地区历史上地震活动比较少,采取的抗震标准可能会低一些,有些地区地震活动比较多,采用的抗震级别就高一些。 《中国经济周刊》:在日本,已经在做地震发生以后的及时预警工作,以尽量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和伤害,在地震预警方面我国的情况如何? 张晓东:地震发生以后,根据地震波传播的速度比电磁波信号的速度慢,这就使得利用时间差做一些预警成为现实,比如高速铁路,如果地震比较大,有可能导致出轨事件发生,所以,通过这个时间差做一些预警,使高速铁路及时制动。还有就是,及时切断煤气水电。这些方面都是一些实际工作,我国也已经开始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