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圈大腕多出于此 细数艺工队出身的各界名人,最多的当然集中在演艺圈。如靠一副好嗓子红遍两岸的费玉清,上世纪七十年代琼瑶电影里的英俊小生秦汉,综艺节目大哥大胡瓜、张菲,相声演员冯翊纲、宋少卿,以及当年入伍时成千粉丝到车站送行的林志颖,通通都出身于艺工队。还有一些人属于演而优则仕的,如参加过歌唱选秀节目的国民党“立委”周守训、上世纪八十年代参演电视剧《京华烟云》的国民 有句话说“艺工队是台湾艺人的摇篮”。当年进入艺工队服役的“役男”(年满19岁,求学生涯结束后应召入伍的男子),的确有部分本来就是大牌明星;然而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的艺人“潜力股”。这些人身上多半都有点表演天赋,进入艺工队接受各种表演训练后,一下子便能将浑身的艺术细胞激发出来。早期,若不是出过几张唱片、演过几部电影,或者能来几个后空翻之类的招数,要被选进艺工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艺工队队员常爱问新兵说:“你背后几颗星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能进来的多少得靠军中将官的推荐。 知名主持人胡瓜曾在节目里说起自己加入艺工队的往事。当时他并不是什么叫得出名的人物,能进艺工队是靠一个在艺工队里服务的女性朋友牵线。胡瓜服役时所在的艺工队隶属于阳刚味极浓的海军陆战队。他平日练习劈腿、跳芭蕾或爵士,常受陆战队员鄙视。后来升任班长的胡瓜带了一个叫黄仲昆的小兵,黄仲昆那时在演艺圈已崭露头角。黄仲昆的经纪人某次到部队探望,注意到了喜感十足的胡瓜,随后引他入行。这段因缘际会,更印证了艺工队“台湾艺人的摇篮”这一名副其实的称号。 演出内容一再变迁 艺工队演出的内容,不外乎忠孝、保防、军纪、爱民等观念,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还特别重视宣传“反共必胜”的理念。事实上,随着国际局势的改变、两岸形势的转化,艺工队的表演内容也时刻在变化中。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艺工队特别爱演抗战故事的舞台剧,选唱“台湾好”之类的反共歌曲,鼓吹军民继承1945年光复台湾的精神“光复大陆国土”。上世纪七十年代,受到退出联合国及台日、台美“断交”的刺激,台湾社会创作了一首接一首的“爱国歌曲”,诸如《梅花》、《龙的传人》等等,由艺工队四处传唱。《龙的传人》原唱者、校园民歌手李建复,就曾在艺工队服役时唱过近千遍《龙的传人》及《天水流长》。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台湾逐渐走上富裕的小康社会,流行文化也渐趋开放,艺工队逐渐摈弃了教条式的僵化演出,转而替之以励志歌曲和轻快的舞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