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山东各地 > 正文

山东莱州现长寿胡同 80岁前去世是稀奇事(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4-14 11:22:55 水母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在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西尹家村西南角,有一处聚集了大批寿星的居民区,这就是在莱州市十里八屯都很有名气的“长寿胡同”。这条长约200米的小胡同,住着17户人家,其中12位80岁以上的老人,最大的97岁,最小的80岁。  

    “在这居住的人,很少有80岁以前去世的,过90超100那是很平常的事。”昨日,记者慕名走进了“长寿胡同”,一探长寿奥秘。

    传奇的长寿巷

    “从俺记事起,这条胡同就叫‘长寿胡同’了,据传,住在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能活个大年纪。”84岁的董子英坐在她的小板凳儿上,看着满屋子的人,笑眯眯地说。

    据介绍,董子英在“长寿”胡同里已居住了60多年,现今,除了耳朵有点儿背外,身体其他方面都很健康,头发里几乎找不到几丝白发。在“长寿”胡同里,董子英有属于自己的三间小屋,房子是泥抹石砌的结构,跟村里部分崭新的瓦房相比有些低矮。虽然平时只有一个人住,但董子英却总把屋子收拾得干净利索。

    窄小的胡同、陈旧的房屋、紧凑的居住区……从远处看,胡同周围的居民房像是连在了一起,这跟现今的建筑规划有很大的不同。“房子翻修过好几次,但从没动过地基,房屋的大小、胡同的宽度也就一直保持着老样子。”董子英告诉记者,老一辈都传说这片居民区的风水好,大家也就抱着图吉利的心态,没有大动土木,朝外扩过房,将“长寿胡同”的原貌基本保持了下来。

    “年轻”的老人区

    “现在这条胡同里居住的基本没有年轻人,除了俺们这些老家伙,剩下的,也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头儿、老太太。”今年80岁的杨志林告诉记者,由于胡同里的人都太长寿,使得整个胡同的老人“积压严重”,成了名副其实的“老人胡同”。

    胡同里的人虽老,但心不老。胡同里的老人们,心态很年轻,天气暖和的时候,大家经常会扎堆儿凑在一起,聊天儿、晒太阳,整个胡同特别热闹,“早上早早儿搬着小马扎出门,晚上不到天黑不散伙,一聊就是一整天。”杨志林脸上扬着幸福的微笑说。

    与独居的董子英不同,杨志林还有一个比她小一岁的老伴儿,“他整天不着家,不是去串门儿,就是去赶集,要么去喂羊。”杨志林说,老伴儿尹振杰在家坐不住,爱好广泛,经常跟胡同里其他的老头儿、老太太搭伴儿去赶集。

    “79岁的老头儿了,还骑着自行车到处串,赶集时非要载着俺一块儿去,俺不敢坐,宁肯自己走着去。”杨志林告诉记者,她和老伴的身体都特别好,耳不聋、眼不花,上个山、放个羊,一点儿都不觉得累。

    和谐的幸福港

    采访中,给记者感触最深的还是大家的“和气”,胡同里的老人像是一个大家庭,谁家包了“荠菜”饺子、“槐花”包子,都会送给周围邻居尝鲜。“长寿胡同”里的老人生活很有规律,早上6时准时起床,有的饭前先上趟山,有的围着村里转一圈……饭菜也以粗茶淡饭为主,很少吃荤,且大多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

    “俺结婚后就一直住在这里,60多年了,从没见胡同里的人相互红过脸、吵过架,大家心胸都放的很宽。”董子英说,胡同的风气好,也感染了下一代,在“长寿”胡同里长大的孩子都很孝顺。

    “俺不是这个胡同的原住民,而是特意在胡同里买了房子,9年前才搬过来的。”家住胡同最南头的徐芝兰告诉记者,自己当时就是觉得这个胡同风气好,邻里和气,奔着“长寿胡同”名声来的。

    今年82岁的徐芝兰是整个胡同里有口皆碑的老好人,因其性格开朗、人大方、热心肠,9年的时间里徐芝兰结交了一大堆老姐妹、好朋友。

    为了这些上了年纪的好朋友,她还特意买了一块300元的山寨手机,“大家的岁数都大了,谁也保不准有个急事,俺给邻居说了,谁有事就打俺电话。”于是,徐芝兰的这部手机,就成了这条“长寿胡同”里的“110”,免费求助电话。(YMG记者 姜乾 通讯员 朱晓兵 顾国臣 周忠杰 张晋 摄)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潍坊公务员被曝团购低价房 每平米不到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