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揭秘刑警测谎工作:人越聪明越容易露馅(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4-09 07:33:31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人的嘴巴可以撒谎,而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永远不会。警方在刑侦工作中使用的“测谎仪”,让普通市民感觉神秘,让说谎的犯罪嫌疑人感觉可怕。在电影中,刑侦人员将几根线与嫌疑人相连后,只要对方说出谎话,测谎仪就能发出警报,但在本市测谎专家、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李鹏的眼中,“测谎仪”只是一种民间的叫法,科学的称谓应该是心理生理测试仪,它通过捕捉人在说谎时生理发生的变化,譬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

压升高等,帮助测谎员做出判断。“这些都是人的植物性反应,不受大脑控制。”李鹏说,通过这些就可以描绘被测人的“心迹”,判断对方所说的是真话还是谎言。

    测谎开始前先“科普”

    李鹏1997年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毕业后来到市公安局,在学校学习了包括笔迹、印章鉴定等知识后,第二年他被派到北京学习心理测试技术。想要采访李鹏实在不是件容易事,记者与他连约几次,李鹏都在为不同的案件担任测谎工作。3月末的一天,记者终于逮到机会约到李鹏。

    李鹏平时使用的测谎室有8平方米左右,里面除了测谎人员的桌椅外,只有一个单人沙发,整个房间安装了隔音板,让测谎室显得格外安静。“童话故事中不是有个匹诺曹嘛,一说谎鼻子就长一寸。”李鹏说,虽说这只是个童话,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在说谎时生理上的确会有变化,其中有一些肉眼可以观察到,像抓耳朵、摸鼻子、抖腿等。李鹏表示,还有一些生理变化不是肉眼能看到的,这时就需要使用专业仪器来捕捉谎言。

    “有些正在侦查中的案件,在涉及嫌疑人范围比较大的情况下,测谎就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李鹏介绍,测谎开始前,他会和受测人面谈以促进相互的了解,这个过程大约在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之间。“这段时间,我会向受测人介绍测谎的原理,让他知道我下一步要做什么,同时在谈话中让他知道真正的犯罪分子是无法逃脱测试的。”李鹏表示。

    测试绝不能冤枉无辜者

    在工作中总是面对有可能谎话连篇的犯罪嫌疑人,这让李鹏总是处于鉴别对方讲话真假的状态。“测谎讲究的是人机结合,其中人是起主要作用的,要根据收集来的信息判断对方所说的真伪。”李鹏表示,时间久了,他在生活中面对陌生人说的话,心里也总会打个问号。“比如遇到推销商品的,我总会多看对方两眼,心里想一下对方说话是不是有夸大的嫌疑。”李鹏说。

    虽然在多年测谎工作中,李鹏都作出了准确的判断,但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依然小心翼翼,不敢有一丝大意,“放走一个坏人,只是犯了一个错误;要是放走一个坏人,将好人当成嫌疑人,那就是犯了两个错误,所以测试绝不能冤枉无辜者。”因此,李鹏这些年来工作也格外谨慎。

    设置障碍也没能过关

    “从1到7里,你随便选一个,一会儿我问你时,你一律回答不是就可以。”李鹏让记者做到沙发上面对白墙,然后在记者的胸部、腹部、手臂、手指戴上与电脑相连的测谎设备,他则坐到电脑前发问。为了“扰乱”李鹏的测试,记者虽然在纸条上写下“6”这个数字,却准备在测试中给李鹏增加难度。

    “你写的是1吗?”李鹏问,记者轻声说出“不是”,当李鹏问到“你写的是3吗?”记者故意犹豫一下,然后悄悄急促地呼吸,脑子里想着“我写的就是3”,嘴里也犹豫着才说出“不是”二字。李鹏没有停顿,一路问到“6”时,早有心理准备的记者像回答第一个问题时,轻松地说着“不是”。测试很快结束,李鹏在白纸上写下“6”这个数字。正当记者惊讶时,李鹏又说:“你在回答‘3’这个数字时,曾想欺骗我,对不对?”这让记者更加想不透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

    李鹏告诉记者,在“3”这个问题上,记者的呼吸虽然加快,但血压、心跳、皮肤电等指标没有变化,而在回答“6”这个问题时,血压、心跳及皮肤电阻均有明显异常。“在问到你写下的真实数字的时候,你的身体是没法欺骗仪器的。”李鹏说。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夫妻吵架对飙喝农药 父亲连砍女儿20多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