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百丈冰川藏身平度深山 从秋到春三季常在(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3-22 15:30:18 青岛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昨天是我国24节气中的春分,虽然我市的气温已经升到10℃以上,但平度旧店的驴友小张给晚报记者发来的“平度市旧店镇西南山中发现常年不化冰川”的短信,让人惊讶不已。昨天上午,记者驱车赶往平度旧店镇方家村西的护天峪,亲眼见识了“阳春三月百丈冰”的奇观。采访中,方家村的老人更向记者报料说,护天峪里冰石涧一年有长达8个月的时间都是被冰瀑覆盖着的,悬崖上的这条200多米长的冰川最晚可以坚持到7

月份才能融化。

    记者探访 阳春三月百丈冰川

    循着平度驴友小张的电话指点,昨天上午记者驱车赶到了平度旧店镇方家村西南的大山。看到摄影记者肩背的照相机,方家村的几个村民主动和记者打起了招呼。“你们是来拍冰川的吧!这些天每天都有20来个人背着相机来问路啊!”正在山脚下果园里给苹果树浇水的村民孙绍文告诉记者,顺着山间的溪流往上走,4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冰石涧,就可以看到冰川了。

    追着叮咚的溪水往山上走,沿途早已经是绿意萌动。沿着山谷走了大约30分钟,转过一个山脚后,猛然抬头往上看时,一片明晃晃的冰面已经静静地悬挂在两座高山之间了。越往上走,山路越陡峭,呈现在视野中的冰面越大,山间的小溪流里出现的碎冰也越来越多。

    爬到无路可爬的绝壁前,整条顺着山涧倾泻而下的冰瀑便出现在眼前了。记者看到,冰瀑紧贴着一百多米高的山涧悬崖顺势而下,铺排了足足有200米长。冰瀑最宽的地方有60多米,冰层最厚的地方足有两米。悬崖下是一个十来平方米的小水湾,冰瀑垂下的冰针长的有两米多高,冰针的针尖上已经开始滴水。

    村民讲述 每年冰期达八个月

    “我们当地人把冰石涧叫做冰石溜口,每年那里就早早挂冰了,我印象中化得最晚的那一年都到了阴历六月了……”说起村西南山上的冰川,方家村里的老人们也一脸的惊讶。 63岁的村民孙红军告诉记者,冰石涧最早的一层冰是去年10月中旬结的,由于山上的水不断地流下来,冰层也就层层压在了一起,最厚的地方有五六十层冰,冰层有近两米厚。

    “农民要想锄地皮,冰石溜口化两鼻!”孙老汉告诉记者,这样的顺口溜他记事的时候就有了。老孙解释说,当地农民拿起锄头锄地的时间每年最早也要等到5月底,也就是说冰瀑融化得像两条蠕动的鼻涕的时候,才是当地农民锄第一遍庄稼的时间。“过了十月一就开始结冰了,全部化开一般要等到阳历6月份左右,化得晚的时候阴历6月也都能看到冰!平均算起来冰石涧的冰期一年也有8个月左右! ”老孙说自己几乎天天上山,几十年来冰结冰化的时间他都了如指掌。

    外人探奇 每天有人来看奇景

    “去年秋天结冰以来,每天都有人开着车过来探奇,天气好的话一天也得来二三十辆车! ”“多数都是背着照相机、摄像机来的,还有来拉水的,周围四五镇的人都有,还有平度市的,远的莱阳还有人过来!都说俺这里冰好看水好喝!”……听说晚报记者专门从青岛跑过来采访“冰川”,方家村的村民纷纷向记者说起了最近一段时间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大堆“新闻”。

    据当地村民介绍,虽然“冰川”在五六百年前他们立村时就已经存在了,但由于隐藏在山里外边人很少知道,冰石涧真正热闹起来还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最先感兴趣的是一些前来探险的“驴友”,现在他们一来就是二三十人。来的比驴友更多的是附近乡镇、周边县市的拉水车。 “冰川的源头是个泉眼,在悬崖上面200多米高的山上,不管多干旱的天泉眼也没有干过,听说去年村里取了泉水到青岛化验过,说是优质矿泉水,很快来装水、拉水的车就排着队了……”方家村的86岁的潘老汉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就知道,如果碰到有人吃多了肉不消化,村里老人就会让人到冰石溜口装瓶子泉水,回来喝上两口胃就不难受了。

    原因揭秘 不见阳光造就奇迹

    “冰石涧里的冰瀑是由于当地的独特小环境造成的! ”平度旧店镇党委书记赵旭军解释,冰石涧所在的群山主峰名叫护天峪,海拔500多米,冰石涧四面环山,冰瀑所在的悬崖崖面面向东北的山涧,崖壁一年四季见不到太阳,温度比其他地方低六七摄氏度。加上崖面面向东北,冬天朝向北风,春天背对南风,结冰早化冰晚也就再所难免。而泉水漫过的地方,正好是悬崖,冰冷的崖面让水流迅速降温结冰,厚厚的冰层更难化。专家的解释在当地村民中得到了印证。孙红军告诉记者,即使是在最热的三伏天,冰石涧也是寒气逼人。当地村民在冰石涧附近放牛都要加衣服。

    旧店镇政府已计划对冰石涧进行保护性开发,但因开发这里耗资巨大,绝非镇政府财政可以承担,因此,近年来,旧店政府一直在为冰石涧寻找合适的开发商。前不久,刚有几位省内投资者相中了这里独特的自然奇观,准备投入上亿资金对这里进行保护性开发。也许不久的将来,市民们就可以方便地前往冰石涧,在温暖的春日里欣赏“阳春三月百丈冰”的盛景。(记者 姜宝虎 张贝)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流行新风潮 标准身材“潮”我看